2017年6月9日? ? 星期六? ? 晴
近日,只因忙于修改自己的日記,面對很多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沒有及時的記錄下來,因此也就讓那些精彩的美好的瞬間隨之溜走。但很慶幸自己,不論多忙,還保存著一些習慣,我的生活也因這些習慣而美好。
記得那是開學初,在教師期初培訓――外出學習的教師進行交流匯報時,學校的一位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個微信號,提到了里面的內容很好,帶著好奇帶著一顆求知心,我關注了此微信號。半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卻沒有付諸行動。我在內心里譴責自己的冷漠。
? ?
一次偶然的機會,帶著好奇打開了其中的一篇文章,認真地進行聆聽,不禁被里面的內容所吸引,那是來自清華大學著名大眾演講家周士淵老師進行的誦讀,他主張習慣學,他說“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幸福不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習慣。”聽著,看著,不禁觸動內心深處,結合自身,反思自己,生活中的我是否也具有一些好習慣呢?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有!就這樣帶著敬佩,帶著憧憬,帶著一顆如饑似渴的心,每天的聆聽成了我的一種習慣,轉眼,已近半個月。雖然時間很短,但每一次的聆聽總會帶給我感動,震撼,或者說是一種心靈的雞湯,讓我收獲很多,成長很多。
周老師談到如何養成好習慣。他提到,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就改掉了壞習慣。他列舉了具體的事例“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自然就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養成了勤勞的好習慣就改掉了懶惰的壞習慣。這些全由自己決定。”反思自己,我真的很自豪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養成的好習慣:我從不睡懶覺,早上五點準時起床,于是,能給孩子老公做上可口的早飯,上班之前能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凈凈,把中午飯提前約上。相反,如果我沒有早起的這個習慣,最終孩子大人吃不好飯,家里一片狼藉。聽了周老師的講座,我為自己的這個習慣而感到自豪!
還記得那一年,我接手了一年級,接觸了新教育,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所吸引,所折服,于是,喜歡上了它,也愛上了它,并且追隨了它。我喜歡寫日記,總是把發生在我的學生,我的家長,我的孩子,我的生活方面的一個個美好的難忘的傷心的高興的瞬間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在不知不覺間我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一晃已經六年。六年的時間,我寫下了達十三萬字的一百二三十篇日記,也許我的日記很稚嫩,也許我的故事很平淡,但我知道,這里有太多的美好太多的回憶。六年的時間里,透過日記,我看到了自己從稚嫩到成熟的轉變,看到了自己的不斷成長,看到了日記水平的一點點提升。而這所有的一切,何嘗不是因為一個好習慣?
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我熱愛生活。無論工作多忙多累,對兩個孩子的教育卻從未停止過。作為一個妻子,作為一個媽媽,我始終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于是有了每天無休止的家務勞動――洗衣做飯,檢查作業,輔導作業。我承擔起一個女人應該做的事情。考慮到兩個孩子正長身體,于是也便有了每天變著法的做飯做菜,每周必須一次的餃子,這也成了我的一種習慣。
我慶幸自己無意間養成的這些好習慣。因為這些好習慣,讓我的生活更加的富有節奏和動力。
周老師說“習慣是一盞燈,一盞世界上最奇妙的神燈!”為了使你我的人生更幸福、更成功、更健康、更快樂,我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果具有了這些良好的習慣,相信我們的人生一定能開出最絢麗的花朵,結出最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