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是一段不痛不癢的日子。
我努力讀書,不看小說不追劇,內向膽小是所有人貼給我的標簽。那時我也覺得我要一個人這么孤孤單單地平凡下去,但是她偏偏帶著亮眼的紅色一下刻入了我的眼睛里。
短發,活潑,爽朗。
這是我看到她第一眼時腦子里自動匹配的三個詞。
我想我可能永遠都沒辦法跟這樣的姑娘成為朋友,因為我生性多疑,一句話要在心里考慮很久才可能說出口,我不會哈哈大笑甚至于別人聊天時多看了我一眼我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從頭到腳。
格格不入大概就是兩個人最大的死敵吧。
后來初三分班,換同桌。我湊過去看新排出來的座位表,我跟她的名字列在一起。印象很深刻,她小聲對我說了一句:“我們是同桌哎。”那時候也許互相知道彼此但從來沒有講過話,但從那一句小聲的話開始,我卻覺得自己已經跟她認識了很多年。
那一年,我們14歲。
我們從開始的扭扭捏捏到后來的知無不言。我們都深愛一個叫許嵩的歌手,她也給我起綽號,我給她起藝名。她會因為我笑起來很傻樂到不行,我也會因為她的滑稽笑到捶胸頓足(雖然我沒胸)。課上課下來來回回的小紙條我卻怎么也舍不得扔。但其實她看似光芒萬丈的世界里偶爾也有陰霾,她小心翼翼地守護著悲傷的小秘密,把所有能代表開心的表情掛在臉上。她有些潑辣的性格里面裹著一層敏感也許還有一層不安。
那個時候我才覺得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特性,我們一路走來,慢慢變成想象中那樣強大而孤獨的怪物。
2.
后來的高中,我們又是在一個班里。
但是不同的是我們各自也有了自己的圈子,我每天看著她和別的姑娘打鬧,在走廊里開心的笑,我卻覺得她很累,大概就是我的小眾優越感和占有欲在作祟。我故意不理她,似乎也與別的同學混的風生水起,低著頭跟她擦肩而過,面無表情。
那是我生命中為數不多的后悔。
她生日那天,我發揮了自己矯情和事兒多的特點,晚上跟她發了很多煽情的話,也許現在看來有些幼稚,但你一定會感覺到我的心意,因為那些話來自肺腑。
一個朋友說,現在還會花很長時間去寫很長很長一封信的人,她一定簡單而真誠。
至少我還真誠。
那天晚上的結束語,我記到現在。
她說。
“已經很久沒有人這么認真跟我講話了。”
關上手機以后,我突然感到能被她信任,榮幸之至。
3.
那時候也考慮到以后會分隔兩地,但那樣的考慮,是以為分開的時候還離我們很遠很遠。
剛進大學的一段日子,我認識了挺多的人,也開始了另一段朋友圈,我們很少聊天,將近有好幾個月不講一句話。大概是我忘了。可是一講話,就感覺又回到了14歲的午后,她嘲笑我像只烏龜,我指著她的衣服沒有緣由地笑了一下午。
如今我們很好,但也一年沒有見面了。
以前有同學說,很羨慕我們兩個這樣一直好也不吵架,其實我們兩個心知肚明,我們都裹著各自悲傷的小秘密,只是你不說,我也懂。同一個事情我們不用眼神交流也可以找到共同的笑點,同一句安慰我們不用擁抱也可以了解彼此的需要。
這幾年,你從短發到長發又到短發,你的風格一直是小清新,你還是別人眼中的大姐大但只是我一個人的小公舉,你哭了很多次,但真正開心的笑卻很少,你交了挺多朋友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能找到依靠,你如今有了男朋友也越來越美,但在我心里,你永遠是那個短發姑娘,帶著亮眼的紅色刻入我的眼睛里,小聲對我說。
“我們是同桌哎。”
4.
2016年1月8號我在微博里寫:“越來越成熟并不是指心事越來越多而不愿意開口講,也不是故作深沉遠離以前的狀態,我更覺得成熟是心頭的刺拔不掉也不會覺得難熬,哽在喉嚨里的話沒有說出也不會后悔,掛在嘴上的夢想越來越少,腳踏實地的努力越來越多,我從來沒有后悔過我的任何一個決定,無論是選擇依賴一個人還是離開一個人。”
如果時光未能遂愿,也愿曾經的奮不顧身代替沒能走在一起的人陪你度過安穩余生。
這么多天謝謝你。
感謝一開始與你的一見如故,更感謝后來的相見恨晚。
因為特別,大概就是我們骨子里的東西。
因為后來的我們,只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