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會看到有網友問“為什么讀了這么多書,我們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初看這個問題,我們多數人下意識都會把關注點都放在讀的書的數量上,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很少人會直接去關注對方在追求質量的基礎上,是否真的有把書讀進去。其實,在現代社會中,大家閱讀或多或少都帶有點功利性,看書最圓滿的結果大概就是能運用書里的知識,幫忙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那么,我們該如何才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呢?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的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就能給你想要的答案。
《實用性閱讀指南》,它的作者是大巖俊之,Role Job的法人。一個曾經不愛讀書、閱讀理解力為零的人。他在創業的過程中發現“成功人士皆讀書家”后,立刻行動,一年看了300多本書。
但這時候他又發現,自己完全記不牢書中的內容。于是,他開始研究讀書方法,并嘗試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最終,他成功地達成了自己的短期目標,成為了一名研討會的講師。
《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從如何有效率地讀書開始談起,然后教我們如何利用讀書筆記來牢記內容,最后告訴我們通過哪些具體的實操方法能將學到的知識化為自身的能力。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一年能讀300本,效率還不低的讀書方法吧。
- 1 -
利用二八定律篩選重點閱讀的內容
說起二八定律,我們印象最深的可能是“社會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會財富"這句話。其實讀書也可以運用這個定律,作者把它歸納為“全書最重要的20%,占有80%的內容”。
也就是說,一本書里最重要的20%內容占了你需要閱讀內容的80%。因此,大巖俊之認為我們讀一本書(強調是商務類書籍)可以不用所有的內容都耗費同樣的精力,著重去認真讀那最重要的20%即可。
現在的問題就是,這20%怎么找到呢?
作者給出了以下三個小建議:
首先,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
我們多數人讀書常常習慣從第一頁翻到最后一頁,以為這才是讀書。可往往讀到到最后,內容幾乎都沒記住。于是,我們懷疑自己記性太差,可平常其他事又記得很牢,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我們在讀的時候并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就像人生,如果沒有目標,那就沒前進的方向,我們會很容易陷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讀書也如此。
我們想要要讀書有作用,第一步就是確定自己的閱讀目的,帶著目的去書中尋找相關內容,這樣閱讀主動意識會強很多,也會更加專注,閱讀效果自然也就好很多。
其次,看序言、目錄和后記掌握概要
明確目的后,并不意味著我們馬上就要去閱讀,我們還需要先看看序言、目錄和后記。一般來說,序言里都有簡述這本書的重點,而目錄呢,就像一張地圖,告訴我們每個內容在書的哪個地方。后記也常會概括書里的重點,但不一定每本書都會有后記。
所以,如果我們能提前閱讀這些內容,就可以先掌握書的概要,對于自己要閱讀的內容會有個大概印象,也就能安排每個內容自己要花費的閱讀時間,以及預計哪些該重點看,哪些可以看一遍就略過。
最后,有時間意識
不管怎樣,看書一定要有時間意識,只摘取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妄圖所有都理解。在簡單了解書的內容后,我們就可以大概確定自己需要花多少時間來閱讀此書了。這時候,我們可以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而不是任由根據看的進度來計時。因為在墨菲定律看來,所有的事情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如果我們閱讀想要做到高效,必須要做到有時間觀念。
按照以上方法,我們不僅可以找出自己想要看的20%,還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看書速度。
好了,讀書方法有了,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記住書的內容呢?
- 2 -
制作思維導圖
要記住書中的內容,做讀書筆記無疑是一個好方法。大巖俊之在書中特別提出了一種新的制作讀書筆記的方法——畫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家托尼·博贊創造出的一種非常高效的思考工具,它的核心在于將我們頭腦中思考的內容轉化為能夠看見的圖形。大巖俊之還在書中總結了如下好處:
·整理思路
·大幅度提高構思水平
·提高記憶力
·容易產生新的創意
·可以簡短地總結大篇幅信息
·圖表等增加視覺效果,讓人一目了然
可見,他十分推崇這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那么該如何畫思維導圖呢?我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巖俊之制作讀書思維導圖的方法:
第一、他的思維導圖一般會把書本的信息寫上,例如書名、發售日、出版社等;
第二、他會根據自己的讀書目的、深入思考的目的延伸思維導圖,且延伸出去的所有分枝他都會使用不同的顏色來畫;
第三、根據閱讀目的和深入思考的目的,他會分別繼續往下寫出答案。
當然,所有的內容都只用關鍵字來呈現,千萬不能寫得很多,這就違背了做思維導圖基本規則。
以下是我按照書里講的制作思維導圖的方法畫出了人生第一張思維導圖。
知識掌握了,那怎么將它轉化為實際能力呢?
- 3-
將知識化為能力
1.從書本上設立行動目標
所謂“行動目標”就是“讀完書后具體要做些什么”,這個目標不能太模糊、籠統,它需要具體,能夠以“何事、何時、多少”具體用數字表現出來,越詳細越好。
同時,我們設立的這個目標要是能夠完成的,并且規定在一定的時間內。
2.將目標化為具體步驟
如果目標只是一個目標,而不去行動,那么它就是沒用的,就像《會賺錢的媽媽》一書里寫的,“所有沒有行動的想法只能在原地徘徊”。那么我們該怎么行動呢?
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目標和現狀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直接奔著目標去完成,壓力會很大,而且成功幾率也小,很容易讓人望而生畏。所以我們需要把目標化為一個個具體的步驟,直到變成一件你現在就能行動的事為止。
3.付諸行動
步驟細分好了,我們就要開始去實際行動了,一定要堅持,人都有害怕失敗的心理,所以為了能夠達成目標,我們要立馬行動,而不是拖到明天或者后天,記住,just do it ,立刻行動。
好了,以上就是我在《實用性閱讀指南》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也能給大家帶來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