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萬圣節了,商場里已經逐漸有了驚悚風格的裝飾,售賣用于變裝的奇裝異服,游樂場也推出了萬圣節鬼屋專場,你一邊嚇得花枝亂顫一邊又忍不住要去玩。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思考過這么一個問題:
為什么說到萬圣節,到處都是南瓜?
一到萬圣節,大量南瓜就被開膛破肚,雕刻成各種樣子用于裝飾。南瓜本來是多么溫軟甜蜜的食物啊,搖身一變成了咧嘴骷髏,綻放出詭異的笑容。
其實,故事的一開始,受難的并不是南瓜,而是大頭菜。
這件事要從萬圣節的歷史說起。歷史學家認為,萬圣節起源于凱爾特人(也就是主要生活在愛爾蘭、蘇格蘭高地的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標志著豐收日的結束以及冬季的開始。隨著寒冷與黑暗的降臨,鬼魂重返人間漂浮在大地上,于是各種各樣祭奠靈魂、防御惡鬼的習俗發展了起來,比如燃燒篝火,比如雕刻球狀的大頭菜。
喏,就是這個東西,有點兒像蘿卜。
人們會把大頭菜的內心掏空,并雕刻上各種詭異的面龐,再在里面點上燭火。至于這個習俗最開始是為什么發展起來的,至今眾說紛紜,有說這是為了安撫死去的靈魂,也有說是為了嚇走惡鬼。
約十九中葉時,大批愛爾蘭的清教徒遷徙到了北美,開辟了新大陸(話說感恩節也是清教徒大舉遷徙至北美后發展出來的呢)。清教徒來了之后,沿襲了曾經的節日傳統,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發現當地有一種植物更適合用來雕刻,它塊頭更大顏色更鮮艷,那就是——南瓜!
然后南瓜就悲劇了。
圖片來源:CGP Grey
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里,萬圣節雕刻南瓜風靡了整個美國。會玩的美國人把萬圣節從一個陰冷氣質的小眾節日變成了全民的狂歡,派對、服裝全部跟上,萬圣節變得越來越標準化、商業化。
湊熱鬧過萬圣節的我們有時也會從超市買幾個小南瓜回來雕刻,但是超級困難超級硬有沒有!其實美國農民早已研制出了特別的南瓜品種,表面比較圓滑,而果肉很薄,專門用于制作萬圣節南瓜。
圖片來源:AngryJulieMonday
萬圣節期間在紐約的小伙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哈德遜河谷的南瓜燈節(The Great Jack O'Lantern Blaze)。超過七千盞南瓜燈點亮夜空,你可以穿過南瓜燈隧道,走進南瓜燈侏羅紀公園,欣賞各種腦洞大開的南瓜們凹出有趣的造型。
圖片來源:Anthony Quintano
圖片來源:Anthony Quintano
圖片來源:Anthony Quintano
圖片來源:Anthony Quintano
西方人對南瓜的熱愛不止體現在萬圣節的百般蹂躪中,也不止體現在南瓜湯、南瓜餅、南瓜泥、南瓜芝士蛋糕等數不勝數的南瓜料理中。作為南瓜的故鄉,美國人甚至將每年的10月26日設為“南瓜日(National Pumpkin Day)”。而每年的9到10月份是南瓜豐收的時節,許多地方都會舉辦南瓜節來慶祝。
轉載前請聯系背包十年
(微信號:beibao10years)
掃一掃,讓小編帶你進背包十年交流群
這里全是愛生活的伙伴!
參與投稿,即可獲得精美餐具套裝
閱讀量最高文章還可獲得神秘大獎!
請將稿件發到郵箱:
beibao10@running-bible.com
郵件主題,請注明“投稿”
閱讀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ed06e270102x1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