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凌晨過了10分,
久未發聲的竇唯,毫無征兆地,親自在知乎“竇唯最近在干什么?”的問題下現身回答,PO出一張垂首彈奏吉他的照片,并預告自己的新作品即將面世。
凌晨的幾句寥寥數語,在這么一個小眾平臺,還是迅速引來瀏覽22萬多次、評論5000多條。
這條回復是他在知乎唯一的發聲,不得不說,這種方式很竇唯。
這段簡短的話里,充滿了“竇氏強調”:自得其樂。不高調。不媚俗。
感謝竇唯,用這么多年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你覺得不快樂,是因為你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比別人快樂。
01
年輕時的竇唯很帥,帥到什么程度?
高曉松說:“小竇那時候帥的啊,人一上臺全場都炸開了。”
竇唯的帥,不僅僅在外表,年輕時的竇唯,就有著不同常人的特立獨行。
竇唯的父親一名管樂手,母親是機床廠的一個工人,愛唱歌,在廠里是數一數二的“腕兒”。
家庭的熏陶、父母的引導和與生俱來的音樂天分,讓竇唯自6歲起,就可以吹著笛子自如地演出了。
上職高時,第一學期一開學,他就發現音樂老師連基本的鋼琴樂理都不通,“還沒我知道的多呢”,于是,竇唯公然課堂上挑釁老師的權威,最后學校不得不換掉了音樂老師。
“繃不住”,這是竇唯尚處少年的少年感——單純、干凈。
也正是這份單純、干凈,預示著竇唯的人生軌跡注定跌跌撞撞。
02
1991年,竇唯主唱的《黑豹》專輯問世,正版銷量達到150萬張,至今是華人搖滾樂隊無法超越的一個巔峰。
那時候的竇唯,熱血、澎湃,頂著一頭很“搖滾”的長卷發,帥得一塌糊涂。
樂隊里的鍵盤手欒樹,有個高挑漂亮的女朋友——王菲,
某天夜里,大家都喝多了,王菲拉著竇唯出去散步,
這一夜,兩個人都沒有回來~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竇唯剪去了標志性的長發,離開了紅得發紫的黑豹樂隊。
“永遠都別再唱黑豹的歌”,樂隊對竇唯提出要求,以為竇唯會因此動搖,可是竇唯還是瀟灑的轉身離開。
因為他早已厭倦了每天奔波于各地商演的日子,反反復復唱著一首《無地自容》,這讓竇唯無暇安靜地聆聽,安心地創作音樂。
他說:“當我意識到以后要為了所謂成功不斷重復的時候,這對我而言是難度非常大的事。很受罪!”
所有人眼里巨大的成功和財富,在竇唯的眼里,卻是“受罪”。
這短短的兩個字,道出了竇唯的音樂追求,也道出了竇唯的人生哲學。
如果成功,是不斷的重復以往,不斷的無限復制,馬不停蹄地積累財富,這樣的成功,竇唯感到無地自容。
03
1994年,香港紅磡,一身素衣的短發竇唯出現在追光燈下。笛聲響起,全場寂靜。
這年,中國搖滾勢力在香港紅磡演唱。萬人體育場座無虛席,香港四大天王等一眾一線明星悉數出席,掀起了中國搖滾的狂潮。
很多年后,1994年紅磡的那一夜,被視為中國搖滾的巔峰。
何勇在躁烈、張楚在游吟、唐朝在跋扈,唯有竇唯,無論與人配樂,還是自己獨唱,只見安靜,宛若新生。
他沒了往日黑豹時期的躁動、暴烈,他清秀的面龐,干凈的容顏,靈動的嗓音,眼神里絕世而獨立的味道,打動了所有在場的觀眾。
他像搖滾里的一股清流,在所有人心中,印刻下一個少年的純粹和執念。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遠地自偏”,這是對彼時竇唯最貼切的形容。
多年后回頭看過,這句話也印證了竇唯的一生。
04
紅磡一夜過后,中國搖滾開始走下神壇,再也沒有驚世之作。
中國搖滾猶如做了一個喧鬧的夢,然后就醒了,幾乎什么都沒留下。
當年的那些搖滾英雄們,被拋到浪尖又隨退潮被席卷。他們被卷到一個尷尬的境地,開始了自生自滅。
何勇自嘲的一句話,成了對當年叱咤風云的魔巖三杰最好的概括:張楚死了,何勇瘋了,竇唯成仙了~
曾經萬人空巷,全民聲嘶力竭追唱的《無地自容》,竟然成了搖滾人最真實的寫照。
當年一小撮人的覺醒沒有最終成為一大群人的覺醒,一個浪頭襲來迅速讓他們成為不合時宜的人。
他們曾經鐘愛的孤獨,成了眼下最現實的桎梏。很多搖滾人在窘困和壓力下,紛紛放下音樂,安分守己,渾沌于廚房與愛。
只有竇唯,一直在前行。
1995年,竇唯發布《艷陽天》,拋棄了以往作品的金屬氣息,專輯充斥著懷舊的和暖的民樂風格。
1998年,竇唯發布《山河水》,這時的他,漸漸拋棄了歌詞的表意功能,取而代之的是無意義的詞匯和隨意哼唱。
1999年的《幻聽》,竇唯已完全以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編織了一個只屬于音樂的世界,充滿了迷幻而古典的夢囈、呢喃。
曾經喜歡竇唯的粉絲們紛紛皺起眉頭:“這是什么玩意兒?”
徐裦老師說:“竇唯的音樂并不高級,但也絕不是故弄玄虛。僅僅是一種態度,以及為個人化的方式表達,然而表達的內容是:我不想表達任何。”
1994年至2015年,38張專輯,274首歌,任何一首歌的制作水準、原創才能都可吊打流行樂壇所有工業制造的口水歌。
竇唯不斷地螺旋上升,對生命、音樂、道、佛、理的感悟越走越遠。
有人說,竇唯之于音樂,就像梵高之于繪畫。真正的藝術,總是寂寞的。
能讀懂他,聽懂他的人卻越來越少,他靠著微薄的版稅“勉強維持”,他被媒體妖魔化,他變得深居簡出,越來越安靜。
不變的,是對音樂和生命的探求,當年那些搖滾人,只有竇唯還在清醒。
“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你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錢鐘書說得在理,倘若你無為,也就不會要求他人有為,要求世界善意。
無為,這兩個字,竇唯做得綽綽有余。
05
眾所周知,竇唯和王菲有過一段不成功的婚姻。
面對媒體的追問,竇唯留下“陰謀”二字,便再也不肯透露其他。
只是當不實報道波及到他們共同的孩子時,竇唯去報社理論,卻被卓偉避而不見三小時,憤怒的竇唯燒了卓偉的車,燒完車后,安靜地坐在車邊等待警察到來。
那年的竇唯已經年屆不惑,卻依然單純、焦躁得像個孩子。
兩年后,在圈內人的極力促成下,魔巖三杰時隔十四年,重新聚首。
那天,下著小雨,卻絲毫沒有減少臺下人高漲的熱情,每個帶著情懷而來的聽眾,都情緒高昂。
最煩別人喊他唱《姐姐》的張楚,唱了《姐姐》。
躁烈的何勇,依然在歌曲之后,慢吞吞地說:搖滾是爺。
唯獨竇唯,臺下一再高呼的“唱無地自容,唱黑夢”,他卻依然在那安靜唱著聽不清歌詞的歌,猶如念經。
觀眾席里有人高喊:“傻X”。竇唯神態自若:“我不是傻X,也不牛X,我和你們一樣,是普通人。”
竇唯說得沒錯,他只是一個熱愛音樂的普通人。
“我所從事的,只不過是我有興趣和擅長的事情。僅此而已,再簡單不過。 ”
一次采訪中,竇唯說:“我不愿意參加所謂“二十年輝煌”這樣的拼臺式的演出,寧愿自己找一些能夠彼此理解的合作伙伴,用一種寂寞的方式玩。有段時間我在一個叫“綠”的酒吧演出,沒觀眾,我們就自己在上面玩,完了之后服務生給我們鼓掌。”
這就是竇唯,無論從音樂上還是生活上,都在尋求一種低調和寧靜。
越是低調,越顯神秘。對于媒體和公眾而言,竇唯頂著“魔巖三杰”和“王菲前夫”的標簽,雖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卻一直有他的傳說。
每隔一段時間,網絡上就會爆出竇唯騎電動車、吃拉面、坐地鐵......一身中年發福,落魄潦倒的樣子。
更是有知名大V公然發文:“才華若是換不來體面的生活,就是屎”!
“清濁自甚,神靈明鑒。”
這是面對外界“潦倒”“不體面”的流言蜚語,竇唯的回應。
要說體面,這才是最大的體面。
你們說你們的,我做我的。你們聽你們的,我唱我的。
一個拼命想跟世界解釋自己的人,只能說明他的內心還不夠寬達。
06
竇唯說:我們一直在尋找答案,但是,很多事情,根本就沒有答案。
從十幾歲的青澀少年,到48歲的清濁自鑒,竇唯,從最初的找尋,到現在的放空一切,唯有音樂相伴。
大多人輸在不像自己,而他贏在不像別人~
竇唯的神,在曠世的才華,竇唯的仙,在安貧樂道的堅持。
感謝竇唯,讓我們知道,總有人在這個現實的世界里活得不世俗;
感謝時間,你讓中年的滄桑寫滿竇唯的臉,卻在他心里,始終放逐著一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