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娜塔莉波特曼,也許我不會喜歡這部電影,因為不論是大嘴茱莉亞羅伯茨還是裘德洛都不能從演員表上引起我的興趣。并且這部電影的題材有點奇怪。
不過看完電影之后,我得承認電影的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的英文名稱《closer》顯然沒有中文名字《偷心》來的那么直接以及恰當,不過我覺得更加恰當的應該叫做《傷心》。
一個落魄的作家、一個夜場小姐(其實在影片中是一個脫衣舞娘,但是用夜場小姐這樣的描述似乎更加符合中國國情),一個醫生、一個攝影藝術家。
四個人之間互相傷害著、揮霍著對方的感情,同時又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內心交給對方處置。
兩個人的結合一旦犯了錯誤,就很難挽回,本來這樣的四人組其實蠻能立刻分得清,如何兩兩配對的更加適合,作家和藝術家似乎是天生一對,兩個人的職業都透露出天然的浪漫。而醫生和夜場小姐則是現實的代表。
不過所有的理想中應該發生的事情,在現實中都不會發生,而好的電影就是把現實中應該發生的事情進行描述。
就如同電影中一樣,雖然更加相似的人在一起擁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和更加切合的三觀,但是年輕的感情沖動,其實總會欣賞自己從沒有接觸過的人,擁有對方身上沒有的潛質是吸引對方的絕佳武器。
影片中,放蕩不羈的脫衣舞娘波特曼最早吸引了身為作家的裘德洛,而牙科醫生則吸引了羅伯茨,然而這種看似乎互補的組合都沒有走到最后。
四個人中最單純的莫過于娜塔莉波特曼,她愛著裘德洛的心一直沒有任何的變化,即使是裘德洛愛上了另外的女人,波特曼仍然對他不離不棄直至被掃地出門。
第一次分開后,波特曼藏身在一家脫衣舞俱樂部,她想和這個世界分開一段時間,當在羅伯茨那里受到打擊的裘德洛再次找上她的時候,波特曼天真地以為裘德洛回心轉意,誰知道她面對的是一個敏感而多疑的心。
裘德洛懷疑并且指責波特曼背叛了他。
娜塔莉允許自己的對象對自己不忠誠,但是她卻偏執地為自己定出了一個近乎圣女般的標準,她不僅僅不會背叛自己心愛的人,哪怕是對方對自己提出一點點的質疑的時候,娜塔莉都無法接受。波特曼再次離開也是徹底離開。
而最腹黑的無疑是歐文扮演的牙醫,羅伯茨的丈夫拉里,可能是職業的天生素養,歐文面對問題的時候總是更冷靜一些,
在他的眼里,出軌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背叛也是可以用手段來挽回,分開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報復才是。
所以在電影中,歐文對自己妻子的出軌一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怒,而另一方面則表現出了強烈的克制,在羅伯茨已經表明徹底放棄自己的時候,他任然堅持不懈地挽回這段感情。
而他的手段,不那么光明卻百分百高明。歐文威脅羅伯茨和他上床,做最后一次愛作為給自己的補償。
而轉過來,他把這最后的上床當做嘲諷和鄙夷的利劍刺向了裘德洛。
他知道如何擊潰一個感情脆弱以及敏感的人,最終歐文不僅奪回了自己的妻子,并且還摧毀了裘德洛心中的所有感情支柱。
哪怕是影片最后歐文和羅伯茨躺在一張床上依舊貌合神離,但是在和裘德洛的《偷心》大戰中,歐文完勝。
如果說歐文是一個對自己感情非常有目標感的人的話,裘德洛則是完全的隨心而欲,這樣的人說起來似乎非常浪漫,但是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則是一個優柔寡斷,見異思遷,而卻不敢擔當的愚蠢角色
裘德洛從來沒有給自己制定一個準則,他似乎很容易愛上一個人,并且是真實的愛上一個人,并沒有虛假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裘德洛的這種愛似乎過于偏激職他無法容忍自己的愛人和別人有任何一點點的接觸。
相比較之下,這里面我覺得羅伯茨扮演的角色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雖然裘德洛也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感情,而起碼裘德洛還去爭取了一下,而羅伯茨則完全是按照別人的思路前景。
和醫生的結婚,和作家浪漫邂逅,羅伯茨似乎是那種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的搖擺人。即使是她有時候也會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感情,但是在對方稍微展現出一點不同意或者其他的想法的時候,羅伯茨是會很快順服的。
尤其是影片最后,羅伯茨重新和歐文生活在一起,我覺得歐文只是把她當做爭取過來的一個戰利品,而不是愛人,但是羅伯茨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八音先生
喜歡電影嗎?一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