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三條小貼士,有關補水,路線選擇和冬季跑步注意~
1. 要注意補水呢,真的。
補充水份對于跑步表現可能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可以防止頭痛、肌肉痙攣和疲勞。
而脫水則是導致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脫水導致2%的體重降低時就會影響運動表現。長時間運動之后飲用了很多水卻沒有尿意,那說明你在運動中補水不足。
如果你喜歡在早上完成一段輕松的短距離跑步,你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應該喝整整一杯略高于室溫的水(一大杯, 沒錯)。如果你要完成的是一段長跑, 我強烈建議你帶上一瓶水或者在你的跑步路線計劃上考慮到能喝水或買水的小賣店/加油站。--及時補水。
熟悉我的朋友也許知道我是個平常不愛喝水的人,但是大量運動時的補水我是非常注重的。在長距離的跑馬訓練時我會在自己的路線制定上充分考慮能及時補水的地方;或者很多時候我會背上補水背包(改天我會專門介紹幾款適合不同跑友的補水背包,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后就需要請直接留言)。
如果你下一個問題是-在你看來達到多少就算長距離跑步? 對我來說,超過22km的就算長距離跑了,所以達到這個距離我會考慮帶水,少于這個距離我應該不會。但是對你來說,補水與否取決于你的耐力和身體特質。在你覺得需要口干的時候這就是補水的最佳時刻,而不是根據距離長短來判斷是否需要補水。
我的建議:
--跑步前:250~500毫升,跑步之前1~2小時。根據需要相應調整。溫度,海拔,距離,強度,以及性別,都影響著隊水分的需要。
--跑步中:85~170毫升,每15~20分鐘。對于超過一個小時的運動,或者環境極端嚴酷時,及時補充電解質。
--跑步后:170~680毫升。取決于你在開始幫助身體恢復之前,跑了多遠多長多艱苦。
2. 計劃有期待的跑步路線
下圖為離家不遠的南山保護區,里面的人工湖非常漂亮,適合跑步/遛狗; 因為經常在這里跑熟悉一圈的距離,所以有時估配速的時候我會來這里。
"跑步是一件無聊的事情"-這句話我從我的非跑友那里聽到過很多遍。Well,一件事情讓人完全沒有熱愛,沒有想象,沒有欲望的時候也許可以稱作無聊,但跑步不符合這個定義。
試著改變跑步的長度,速度,間隔以及路線,也許會有令人愉悅的跑步體驗。我個人喜歡每周改變我的主要跑步路線,這樣我能保持必要的新鮮感。
3. 跑步時間的選擇
因為熱量和濕度, 大多數人會避免冬季戶外運動。但不必須要這樣。就像夏天你也需要避免在炎熱的正午的太陽運動一樣(我之前很多次的經歷并不愉快),只需要保證裝備備齊,冬天也能跑得酣暢淋漓。
作為一般規則,冬天跑步時的起跑不要比夏季更快,通常有的跑者為了迅速達到溫度的適應會加快跑步,但這樣做會給身體造成負擔,體重大的人更是可能呼吸不暢。如果中途你感覺良好,你可以再加快步伐。
冬天是訓練跑量和耐力的黃金時間,但較少的日照意味著需要合理安排每日計劃,盡量能讓自己在冬日暖陽下快樂奔跑。然后注意補水哦~
今天的小貼示就到這里啦~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跑者:
值得注意的是Bob Becker在他57歲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內心對跑步的熱情然后在這一年完成了他的第一次馬拉松。今年波士頓馬拉松,會見到這位跑者~
戳鏈接讀關于Bob的跑步故事
–http://trailrunnermag.com/people/profiles/1890-how-70-year-old-bob-becker-ran-a-badwater-double
祝各位跑步愉快!
希望分享這些能鼓勵你加入到跑步陣營中。如果有任何建議,可以直接留言或者分享你的跑步經歷,謝謝你們。本文文字為原創,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