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段落原文
(9,4)—(9,7)
在研究探尋有何價值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確信,在幫助我們解決“什么事情重要,哪里有機會以及怎樣實現目的”等問題上,探尋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并且在將來會更重要。我們都渴望得到一個美麗的答案,但首先需要學會怎樣提出一個美麗的問題。
讀書筆記
【信息收集】
顯性信息:價值、探詢、重要性
隱性信息:提問、前提、遞增
點讀段落是前言的最后一段,是整個前言內容的總結性觀點。這段話先出了3方面的信息
1、探詢作為一種稀缺能力,其重要性有遞增趨勢
2、探詢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3、學會提出“美麗問題”是探詢能力的前提
【深入理解】
段落核心的關鍵在于“美麗問題”。
美麗問題,作者給于的定義為
前提是一個可執行的問題——我的理解是具備市場價值的
包含3個特征
1、透露出雄心壯志——我的理解是:具有市場潛力或較大影響力或影響范圍的
2、轉變我們感知或思考事物的方式——我的理解是:具備一定程度的創新的
3、促使改變的一種催化劑——我的理解是:能夠加速推動改變的
【系統思考】
我們從小就會提問,提問是我們認識世界很好的方式。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知識的積累,我們慢慢開始變得不提問。
作者總結了2個方面原因,
內在方面的原因:
1、提的問題顯得我們低能,我們不愿提問
2、提問可能不合時宜,挑戰權威,我們不敢提問
外在方面的原因
1、體制的設置不期望多提問,提問會帶來麻煩
2、記住答案會帶來獎賞,導致提問被視為無知
然而我們學過《稀缺》,我們理解人們本身就不愿意思考,因為思考會占用帶寬,而我們也學過《影響力》,影響力告訴我們人們不喜歡變化,喜歡遵循一種自動播放的模式,這樣也可以減少帶寬的使用,可以把帶寬用在其他的方面。
所以我們可以更深層次的去思考,為什么,我們在成年后越來越少提問。
所以我們知道了不提問的因,我們了解“完美答案“從完美提問”開始,我們也知道了孩子天生愛提問。那么我們可以做的事就至少有3個
1、每天耐心回答孩子的3個問題,并鼓勵孩子每天提3個問題
2、針對自己的生活中遇到的和觀察到的人與事,每天提出3個問題
3、針對自己的工作中遇到的和觀察到的人與事,每天提出3個問題
并盡可能的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