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在學新東西的時候,練習的速度以不犯錯為準
每次你學彈一首新旋律的時候。你第一次彈的狀況就是你的大腦被指令牢記,并在將來照樣彈出的狀況.因此,如果你允許自己彈錯,而不停下來糾正。你實際上是在告訴你的大腦可以一遍一遍地犯同樣的錯誤,除非你借用某種信號讓你的大腦知道錯誤是不可接受的,否則,錯誤就會被編成程序永遠地停留在你的潛意識里。
要避免這一點,你就需要在平時的練習中,盡量不要彈錯;特別是最初的幾次。
NO·2彈奏的時候不要看手或吉他的琴頸
如果你還要問"為什么不能看"的話,那么你就需要把快速學樂器上面的內容重新再讀一遍。我們已經知道了讓大腦不起作用的好處,現在我們再讓你的眼睛也起不了作用。再說一遍,如果你彈曲子的時候眼睛還得看指板,那么說明你還沒有真正掌握這個曲子。不僅如此,你甚至還不了解吉他上的各個位置。在演奏音樂的時候,眼睛是五種感覺器官中最不重要的一個。想一想,貝多芬及一些盲人音樂家,他們的優勢在于,當沒有視力的時候,聽覺和觸覺的敏感性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試一下閉著眼睛彈的效果。你可能會注意到一些優秀樂手在演奏時,他們在演奏時極少看自己的手或吉他。
NO·3在練音階或其他重復性技巧的時候,可以看電視或聊天
可能這一點聽起來有點奇怪,解釋一下。前面說過,在你學新東西的時候要盡量減少分神的東西,以便使你的頭腦編寫好正確的程序。但是,等到你真正學會了,可以閉上眼睛想象出整個旋律的時候,就應該讓負責速度和靈活性的神經接管它們。
所以看電視的時候進行音階等練習,實際上是分散你大腦的注意力,讓它不再起作用。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而讓神經元最大限度地發揮,演奏速度方面就會相應的提升。看電視或聊天時若覺得吉他音量大的話,可以用一塊布塞在靠近琴碼處的弦的下面。?
NO·4一定要背譜
當你把一段旋律的節奏,速度,把位和音符都搞清楚后,就應把譜子放到一邊去,越早越好。你要努力記住譜子上的一切并把它轉化成旋律刻在腦子里,今后你只要想到了這段旋律,馬上就可以把它彈出來。
NO·5大量的短時間練習效果最好
一個人的注意力只能維持一定的時間。經過測試證明,幾次短時間練習加上休息要比起一次長時間的練習效果要好。如果集中精力練一個小時到二個小時后,休息15到30分鐘,然后再接著練習,效果會非常好。如果某一天不在狀態或者不知為什么注意力不集中,就把每段練習時間縮短到15分鐘,中間可能休息15分鐘。實驗一下,找到你自己獨特的生物鐘,然后再決定什么時候練習及練習多長時間。有時間也可以找附近的人,附近一起學樂器的朋友一起練習。?
(文章來源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