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過不少博物館了,不過要說展品多,輪換快,上海博物館還是做得不錯的,質量好,專業。很久沒來了,機緣巧合,七八月連續逛了兩次上博,認真把除了大英博物館特展外的所有展廳都看了一遍。在酷暑得像東南亞一樣,暴曬后接著大雨傾盆的日子里,開眼界,漲見識了。
大英博物館特展排隊很恐怖,至少三小時,果斷放棄。排隊常規展也得小排排二十幾分鐘的。好在基本都有遮擋,還有些噴霧,邊前移動邊等待倒也不難過。
近期有希茜公主和匈牙利博物館展品展出。倒很合適我這樣的看著希茜公主三部曲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看過好多希茜的傳記軼事,這回算看到與她有關的真品了。
這是教皇的祭披和法冠。18世紀初的絲制品。
貴族的馬鞍金碧輝煌的。17世紀末的銀鎏金,有綠松石,綠寶石,玻璃,皮革,天鵝絨和織物制成。
這是個很精致的酒器,做成城堡的樣子,很精致,逼格很高。
這就是希茜的畫像。自從兒子自殺后她就一直穿黑衣服以表示紀念。
看她的服裝,希茜個頭不大,肯定不到168cm的樣子。不過腰可勒得夠小的。記得她的傳記里說,她有體重強迫癥的,吃的很少,每天稱重三次,對體重和身材要求很苛刻。
電影里深情帥氣的弗蘭茨現實中還是很有型的。不過大胡子不喜歡。沒機會偷拍,只好拍海報上的。
這就是電影里英俊多情的安德拉希伯爵了。電影里他出場后可是連皇帝的風采都掩蓋了哦。那叫一個帥!
匈牙利女性的全套行頭。云紋綢制成。
看瓷器館來。
這是守墓的怪。猙獰得可愛呢。
雍正年間的瓷器都很素雅,這是難得的彩瓷,很美。
溫潤如瓷,絲毫不弱于玉的觀感啊。
跟他老爹淡雅內斂風格相迥異的乾隆皇帝年間的瓷器,那叫一個富麗堂皇五彩斑斕啊。都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審美情趣怎么差別那么大呢,哈哈。
書法展。文征明的行書氣質非凡。
敗家又有才的宋徽宗書畫甚佳。
很有后期豐子愷風格的圖畫提詞。
青銅展出的都沒見過。沒想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品可以做得如此精妙。
各種青銅器。Food vessel, wine vessel, steamer...
水盤。感覺這只很有趣味性,可以一邊洗手一邊把玩這些小動物。
陶器展。
這個東漢的陶撫琴俑好喜感。
眉間的寶石已經消失了。不過這佛像好美。
前面的青銅小佛像只有手掌大小,雕刻得非常精致。
金時的木雕。金漆富麗。
少數民族工藝館。有了高懸的那只龍頭,大廳顯得格外大氣。
藏族服飾。
好洋氣的彝族服裝。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些服裝飾品,哪樣不是脫俗洋氣又好看的呢!
彝族漆繪餐具。紅黃黑是彝族最喜歡的顏色。很大一套。成品于20世紀中后。
藏族的鬼頭。
玉器館。
明代書信札記展。以文征明為中心的朋友圈之間來往書信。很接地氣的各種書信交流,有點意思。
有白話譯文的,都是些瑣碎的小事,好玩。
文征明的朋友圈。
明清家具展。這是常設館。基本都是黃花梨木和紫檀木的各種精美木制品。很有文人的書香氣度。
這套黃花梨木屏風漆金,很富貴。
百寶箱。專門供家中寶貝展覽收藏的家具。因為其功能性而觀賞性而在清代變得流行起來。
這套家具甬很有意思,是地下出土的哦。就好比今人死后帶一套樂高作品進棺材陪葬,感覺既肅穆又有童趣啊。
基本把暑假里展出的寶貝都過目了一遍??梢孕臐M意足完成任務回家了。等有新一輪展覽的消息再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