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剛送走朋友,歡愉之后一日秋雨,天氣陡然轉涼,原本計劃的月底休假又要被新一季度的項目耽擱了,所以說感覺工科出來工作的辛苦啊,互聯網工作的累啊。逢飯桌上閑聊,總有適時的需要面對一圈人的迷茫,不知你所云,所以說,感覺你們學計算機的好高端,很厲害啊。但是隔行如隔山,叫我一個修電腦的聽你們大侃藝術世界,我也迷瞪,誰說所謂工科生就一定是聰明,找工作方便,不修邊幅。作為一個電子系畢業做了軟件工程師的我,完全不贊同任何一個標簽,從學生時代的學業苦但是將來工作好找啊,到工作之后的加班苦但是掙得不少啊,我都是完全不同意的。
學業繁重
理工科背景的學生大抵都會被人誤解過,甚至自己也這么認為過,自己的專業真的就是又鉆又難,平時上課聽不懂,下課作業做不完,考試復習熬通宵,結果出來慘不忍睹。眼看著隔壁金融系的一個個考完出去過節了,旁邊管理系論文作業早就交完回家過年了,剩下那些讀文藝的更是一年到頭看不到人影,就只有自己穿著大棉衣蹲在圖書館角落默默看書。讀書的時候苦不苦,沒有人是不苦的,工科就更苦嗎,下面這張圖確實說明了理工科的學生在圖書館時間更長,也呆的更晚,可是我們需要先回答一個問題,這些熬夜出來的黑眼圈是真的有必要的嗎?
必然不是的,一個普通的學生,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作業,考一個還算不錯的成績,竟然需要通宵達旦。那么我只能說這個學生不是平時太懶,逃課太多,學習態度完全不端正,就是太笨了。真的太笨了不能適應學習的我想應該不會是正在看文章的你,而那些平時逃課,考前通宵預習的一定有你的份。
學業真的繁重嗎?若說繁重,那么每個系都不容易,說理工科刁鉆,我卻始終堅持學科金字塔,只有我們這些既沒有藝術細胞也沒有文學涵養的人才只能不得已選了這些看似枯燥的專業,考試科目眾多有難處,寫論文也有難處,憑什么覺得自己最苦呢。大學的時光應當去享受青蔥歲月的,年少輕狂,平時逃課懶惰任誰都會有,通宵達旦復習三五天就把一個學期的課看完了,還能叫學業繁重嗎?
加班困苦
若是從事互聯網、游戲開發的技術人員們感到加班漫長,毫無愉悅感,那么也許是你應該跳槽了,換個環境,換個工作方向。父親經常會問我,工作怎么樣,我的回答也一樣簡單,不錯、不討厭,真的天天哭喪著臉坐在辦公室,自己難受,身邊的人也難受,總也不能見天上班就跟上墳似的,那多難受。但說有多喜歡,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全然享受其中的我只能說是非常幸運吧。緣何加班呢?是真的每天八個小時工作時間不夠用還是效率低下,因人而異,也分不同的情況,不能夠一概而論。不過,于我,加班一定是羞于說出口的,也更不存在加班工資這種東西。項目表排下來,你說有沒有不均,肯定有,但是任務繁重一定不是加班的好理由,相對于想著怎么拿到更多的加班工資也許換個角度,想想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時間,才值得資本家發的這些工資。
工作苦,加班苦,所謂干一行恨一行,大約每行每業都必然有自己的不如意,工程師只是其中一部分人。
你們碼農高收入
從工作苦不苦,加班多不多,說到工作收入回報,這真的是要得罪好多人了,就軟件工程來說,針對碼農的評判集中在目前互聯網程序員的薪水,一方面有人詬病程序員是高薪職業,但是IT泡沫還能維持多久,另一方面碼農想你們一個個都不珍惜程序員的勞動成果,別給我來“我有一個想法就差一個程序員了”這種聽上去就蠢蠢的論調??傊?,相對較高的起薪,相對更多的開放崗位,和看上去相對較多的發大財機會擺在程序員這個職業上,正確嗎?這個工資拿的又值得嗎?
且先拋開這樣簡約的來討論一個其實分類很多的職業到底對不對,這個工資拿得值不值得我就想問問那些替各大行業老板不值的人,你操的什么心吶,誰付我工資,不是你就別咸吃蘿卜淡操心,不是你該擔心的事,大家都是吃著地溝油的命,干嘛呀你非得操著國家總理的心。
就程序員的所謂高薪,我們真的不能簡單的說是對的,程序員這個范圍實在太廣了,他們程序員都根本不是一類人又怎么能夠合成一個集體去與其他的集體作比較呢。不論是從級別上來說還是不同編程語言上來說,薪水回報都會有很大的不一樣,極其不負責任的說碼農掙得多是不公平的。難道你認為的程序員就只是寫網頁,寫你手機里那些App的人嗎?所以對我來說,一些程序員相對的高薪是必然的,他們確實是行業的優秀人員甚至是佼佼者,與其說在某些論壇上抱怨IT的泡沫高薪不如回過頭整理一下思緒如何成為自己行業里的高薪人員。
至于說程序員自己創業掙了個新房,開了個跑車,這個白手起家,創立一個新的帝國,這是只有少數人才能做到的,我也并不認為一定跟專業有必然的聯系,畢竟你看馬云也是教英語的嘛,沒說馬云之前是個高薪的程序員。再說這個紅遍了男女老少的微信,微信是張小龍的作品,但是這個高薪的程序員在微信之前又有幾個人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Foxmail的作者呢。再說....難道所謂微信創始人,你們就真的以為微信是他一個人開發的嗎?在發大財的事情上我是這么看的,與其說程序員更容易成功不如說他們的思維慣性反而容易使他們看問題過于局限,片面,容易把專注力放在解決一個具體的技術問題上,自然就會失敗,比如現在說的p2p行業。
你看看那些純互聯網出身的技術宅們打著“互聯網+金融”的旗號倒的一片又一片。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爬得起來。
關于“就差一個程序員了”我不想說太多,這個論調太蠢,笑話這個論調的人更蠢,這完全是一個普適性極強的話,反過來說我是一個優秀的碼農就差一個好的idea了也是類似的。在事業里,有idea的很重要,并不代表其他諸如程序員、金融方面的人才就不重要,同樣重要,不可或缺。如果說一定要有一個方面最重要的話一定是大家的通力協作吧。
其實我想說...
其實,縱然我常說工科的就是在學科金字塔最低端的人,既不能寫個書創個作,唱個歌演個戲,腦子還不好使只能將就做些應用型的科目。但是對于拿在手里的工資,我覺得還是對得起的,你不能說因為這個人沒有天賦就忽略了所有勤能補拙的付出吧,即便只是一個熟練的操作工又憑什么能夠不去尊重那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重復呢?匠人是我覺得我們最需要去學會尊敬的一個行業,作為一名軟件工程師我也只是一名操縱著0和1的工匠,既不比你聰明也并不比你不值得尊重,如此而已。
付出與回報比永遠是爭論不出來結果的一道題,農民伯伯們苦不苦,面朝黃土背朝天,你要說他們做的沒有技術含量,那么什么行業在你心里是應該拿個所謂高薪的呢,就是你唄?浮躁,年輕人浮躁,中年人也浮躁,社會需要腳踏實地的年輕人,需要那些“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大標語下搖頭說,我們做不來,要先確立一個小目標的人。所謂這些讀理工科的,只不過一部分人少了一些浮躁,去了一些輕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