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四年到一七年,為師已二十余年。除了剛畢業接了兩屆學生,是從初一到初三完整的任課歷程外,因種種原因,我一直在畢業班重復迎接中考的教學工作。近幾年連送兩個班也都是從初二半路上接手的,而今年新接的班級,是我很多年都未面對的小七年級學生,他們比我的孩子還小,他們稚氣未脫,對老師完全依賴的模式讓我這個老教師都有點手足無措了。
那聲音——老師,老師
從報道第一天起,我一進教室,孩子們就會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說個不停,說東道西的,被此起彼伏的“老師”的呼喊聲包圍著,我的頭都大了。
我沒想到的是打了鈴我站到講臺上時,仍舊會不時的有“老師”聲打斷我的講話……mygad!我情急之中,脫口而出,親愛的,讓老師把話講完,可以嗎?
呵呵,我知道,一聲聲“老師”的叫喊聲,無非就是想證明,在教室里,有一個我在!
孩子們,不用擔心,我們都在。
那眼神——清澈,靈動
第一次上作文課,我挑出了三篇有代表性的文作,開始評析,從書寫卷面到篇章結構再到情感立意,我用極簡單的語言講給他們最淺顯的道理……
教室里靜得出奇,孩子們都認真的聽講著,講臺下一雙雙明澈的眼晴,在我視線中閃動著光點,那光點是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新課堂的熱愛。
那高舉的手——堅定,有力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是一篇新課文,那個下午解析文章時,孩子們思路清晰敏捷,我完全是循著他們的方向在文章深處探幽,在作者的世界里覓取芳華……
角色朗讀時,一個個高舉的手,是自我展示的豐碑。搶答問題時,一叢叢站立的身姿,是生命蓬勃向上的態勢!
那動作——美麗,驚艷
國慶假前,政教處布置了一個清理教室和樓道地板上污漬的任務,下午放學時我隨口布置了一下。晚自習前我到教室時,孩子們已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的搭成小組,用自帶的工具用自創的方法自由的分工開始了清理工作,有用水沖的,有用鏟子刮的,有用條帚掃的,有用拖布拖的……
熱火朝天的場面,讓人目驚而心暖。特別是三個小個子男生的絕版組合,他們動作迅速、配合完美,一會兒移一個地方,還和著動聽的歌聲,真是一幅美艷的畫面!
那委屈——
開學到放假不足一個月,有離家住校時想家的眼淚,有半夜生病時難受的眼淚,有跑操掉隊時難堪的眼淚,有教官懲罰后腿疼的眼淚,有同學間戲謔玩耍不當委屈的眼淚……
我用關心、寬慰、理解、鼓勵讓孩子們明白,委屈是每個人成長的一部分,而眼淚只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除此以外,它什么都不是。只有堅強勇敢、誠實寬容、樂觀向上的品質才是我們追求的方向!
孩子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