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說,大多數(shù)人看《芳華》,是因為情懷。
每代人的青春,都有不同的味道,在70后、80后的共同記憶中,芳華是純真、是奉獻、是義無反顧。一位電臺主播說,年輕人看不懂芳華,都覺得那樣的日子不真實;而對于自己,卻是如此的逼真,其中的強烈反差,大概有兩點原因,一是因為年齡,自己是名80后;二是因為去過蒙自,目睹了那漫山遍野的碑林。
對于一部電影,一般看一次就夠了,因為對于修飾后的藝術產(chǎn)品,往往是經(jīng)不起深入推敲的,在心中懷有一份期待的情況下,選擇一種合適的情緒進入影片,就能實現(xiàn)最佳的觀影效果。芳華上映32天,票房突破14億,從口碑和觀影來看,馮小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這份收獲背后,是因為那段難以抹去的青春,他描繪的芳華,是讓人不愿觸碰的過去。
那是一個善良到極致的時代。
與當前的物質(zhì)橫流、人心浮躁不同,在那代人中,有真正純粹的好人,電影男主角劉峰就是這樣的人,他承包了團里所有的苦活累活,為戰(zhàn)友的事費心操勞,是處處做好事留好名的“活雷鋒”,那是時代倡導的產(chǎn)物,在大家心中,做好事的劉峰是一種理所當然,他把自己化身一道光芒,高高的被人放在臺上,容不得半點褻瀆,正是這樣一個好人,卻怎么也沒想到,當他對林丁丁說出“我喜歡你”的時候,對方的反應那般強烈異常。一個好人的極致其實就是一個異類,是無法與人正常交往交流的,而唯一能夠陪伴他的,恰恰是那個看起來也不正常的小萍,在那被極度美化的年代,很多人從一開始,其實就是一場悲劇。
那是一個罪惡到極致的時代。
善惡本是一對孿生兄弟,有極致的善,必然會牽扯出極致的惡,在那個看似平等的年代,一切真相背后卻是那么的沉重不堪,看似黑白單純的背后,是不可猜測的人心和貪婪,劉峰因為林丁丁毀掉了一身,小萍因為罷演直接被下放衛(wèi)生隊,反觀其他的子弟,卻仍然在溫室中美麗綻放,沒人想到,所謂的審問會是帶著罪名代入,也沒人想到,平時一臉公正的政委對待小萍如此的決絕。在悲痛悲傷之余,主角竟然發(fā)現(xiàn)自己連申訴的地方都找不到,唯有那破舊的小站和孤獨的座椅,在聆聽兩個苦命人的心聲。所以,劉峰頹廢的度過了半生,小萍一瘋就是十幾年。時代是一面光鮮的鏡子,照射出來的都是美好和靚麗,一代代人的推動,讓華麗成了主題詞,而那些浪淘般沙的骯臟,都藏在了背面。
那是一個回憶到極致的時代。
看完電影,很多人內(nèi)心都久久不能平復,為劉峰和小萍不甘,也為戰(zhàn)場烈士惋惜,但不論是憤怒還是悲痛,最終都會化為滿心的懷念,因為對于過往,在時間的作用下,最后留下的都是美好的思念,當時間走過了30年、40年,走進影院,身臨其外的再次品味,滋味百般各不同,這里面有當下的幸福,也有歲月的念惜,正如劉峰的回答,對于當下,他或許不滿足,但相對躺在麻栗坡上的戰(zhàn)友,他又是那般的幸福,雖然丟掉了一只手臂,但還能活著感受世界的變化,身邊還有小萍的不離不棄,這份滿足,何嘗不能讓一切煙消云散。
電影很快就落下了帷幕,一代人的芳華留給我們無盡遐想,踏著沉重的節(jié)拍,不禁感慨,飛速的年輪時刻都在消逝這人生的年華,今日別了芳華,明日的時光又該如何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