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頓飯停留
在木魚家吃到那一盤回鍋肉蓋澆飯之前,我們一直在另一家飯館吃飯。味道也不錯,離客棧又近,似乎沒什么改變的理由,直到那天中午。
我們照舊點了幾樣菜,其中一道是蒸茄子。酷暑天吃點茄子,能清熱解毒。一個四十歲上下的女服務員,端著茄子過來了。
她剛從廚房里出來,我就看到她端菜的手指浸到了湯汁里。當時胃里一沉,轉而又勸慰自己說不定看錯了呢。那服務員很快走近桌來,就在她放下盤子之后,在我們舉起筷子之前,她出人意料地做了一個動作——抬起雙手,對著我們那盤蒸茄子,輕松地彈了彈手指上的菜湯,然后轉身離去……
看到這驚悚的一幕之后,我們再也沒法在那里愉快地進餐。
木魚大姐一個人打理她的小飯店。買菜,做菜,洗碗,打掃,財務......她說她做漢堡的芝士片是拖人從大理采購的,她的牛肉醬番茄醬都是每天晚上自己在家熬的。她眼睛里有光芒,那是一個人在享受自己愛做的事情時所散發的熱情。
至于我吃的那盤回鍋肉蓋飯,五花肉肥而不膩,蒜苗新鮮脆嫩,飯粒晶瑩有韌勁,味道很正宗。一大盤飯菜,眨眼功夫就一掃而光,連盤子都舔干凈了。舔盤子也不覺得難為情,店里每個人的盤子,都被舔得干干凈凈。有個小男生,吃完一盤回鍋肉飯了,又點了一份宮保雞丁飯,兩盤飯都被他吃得一粒米都不剩。
本來明天就要啟程離開,為了這么好吃的飯菜,我們決定再多留一天。
白天是用來生活的
客棧里,老王和小于又在閑扯。說沙溪來了一對情侶,每晚準時到四方街擺地攤。“一看就知道那個女的比男的大好多。”“肯定是姐弟戀!”“說不定是私奔出來的,在這里呆了好多天了。”我說你們兩個大老爺們,真八卦。
然后我決定親自去看看(是不是更八卦呢)。
當橘黃的路燈將點點光輝灑在四方街上時,我們出門散步,聽到一陣歌聲從古戲臺下的角落里傳來,循聲望去,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年輕人正抱著吉他自彈自唱。在他身邊,坐著一個長發披肩的女人,蹲在地上整理著面前的地攤。地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紙片,都是各樣的剪紙,動物植物都有,還有一些跳舞的小人兒。
女人看上去比身旁的男孩年長不少,像是姐姐,但更像戀人,因為他們言談眉眼之間流露出來的親密。
一盞自制的小電燈格外引人注意,燈泡綁在一根一米多長的竹竿上,供電的蓄電池放在竹簍里。設計簡單,做工質樸,又別有趣味。有了這盞燈,可以將地上的剪紙和CD看得更清楚。
“這是他自己親手做的呢,他的手可巧啦!會彈吉他,還會做手工。”女人看我們盯著電燈看,就跟我們介紹起來,語氣里盡是驕傲和喜愛。
我們蹲下來,一邊欣賞她的剪紙,一邊和她聊天。原來他們從廣西過來,到沙溪已經半個多月了,并不住在鎮上,而是在村外租了房子住。
“我們只有晚上才到這兒來擺攤。”女人的聲音和夜色一樣溫柔。
“那你們白天做什么呀?”我好奇又多事地問。
她咧嘴笑了。白天生活呀。
送你一匹馬
因為多停留的這一天,正巧趕上了周末的牛馬集市。集市就在古寨門外的一塊空地上,各地的牛馬販子,把一車一車的黃牛和馬駒運到這里來。
老王要給新交的女朋友買一匹馬,我們樂得一起跟著去看熱鬧。其實我也想要一匹馬的。
老遠便聞到了空氣里牛馬牲畜的糞臭。空中飄著細雨,還飄著牛的嚎叫和馬的嘶鳴聲。
說起老王和這個小女朋友,發展速度即使算不上光速,也絕對趕得上聲速。她比我們還晚半天到客棧,一個人拖著拉桿箱走進院子,住進了我們樓下的一間房里。第二天,我們便看到她和老王并肩坐在一起吃飯。第三天,我們看到老王在她的房間進進出出。到了第四天,店里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老王看上去奔五十了,臉跟馬臉一樣長,還有一對小眼睛,相貌一點也稱不上好看。她的女朋友比他好看多了,還年輕。客棧里進進出出的小伙子們,包括店長小于,都表示看不懂。怎么就好上了呢?什么時候的事?可能還有一點“怎么沒輪到我?”的意思。
這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也從來沒有搞明白過。
廣場上臭烘烘的,成群的黃牛擠在一起,身上的毛被雨水淋成一縷一縷的。賣馬的比賣牛的少。轉了一大圈,才在一輛貨車旁看到幾匹小馬駒。它們正在反抗被趕進那又熱又臭的貨車廂。
老王挑中了一匹一歲的小馬,棕褐色的毛,看上去健康結實,四條腿有力地踏著地面,它頸上的鬃毛像鳥的羽冠一樣拂動。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后以5500成交。這匹英俊的小馬,不用被運到麗江了,不用在茶馬古道上供游客們騎玩,淪為掙錢機器了。韁繩交到了年輕女孩的手中。仿佛得知了自己的好運似的,小馬的腳步也變得歡快起來。
它應該很快就會有自己的名字了。
明日隔天涯
第二天中午,木魚家的那棟小木屋快要被擠垮了,比平時多了一倍的人都在排著隊等飯吃。原因是這天中元節,村里的人都要舉家祭祀,恭送祖先,街上店鋪也大都關門了,說是要給游魂讓路,好讓他們順利返回陰間……
游魂是都回去了,那游客們怎么辦?只好都到木魚大姐這兒來吃飯啦。她一個人在廚房做,忙得頭都沒工夫抬,動作也還是干凈利落的,一點也不馬虎的。
我想吃重慶小面,竟然遭到了果斷拒絕,“哎呀現在忙不過來,小面的配料多,好麻煩的,我沒得時間準備咯.......這些東西我都是現賣現做的,這樣新鮮嘛。我現在還有五份蓋澆飯三個漢堡等著呢!”
大姐是重慶人,一口濃郁的四川口音。身材卻很高大,像北方人的體格,笑起來中氣十足。她一邊做飯,還要抽空聊天,“等過了這個旺季,我也總算可以放個假。”“放假去哪兒玩呢?”“去雨崩轉山切!”
客棧的小于正在打算盤下這間客棧,自己做老板;老王的院子還在緊鑼密鼓地裝修,他現在有了一個女朋友,還有一匹馬;至于那愛剪紙的姑娘,還帶著她的小情郎在擺攤嗎?我們后來也沒再去看過。
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們,將帶著各自的故事在沙溪繼續下去,而我們即將離開沙溪,離開這個恬靜的又飽含著熱望的古老村寨,也許以后都不會再見。
路上遇見的人,就像曾經喝過的酒,醉過即忘,走遠不追。各自珍重吧!
【原創文章,感謝閱讀,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