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認為自己的行為動力是“真善美”等好的以及正面的方向,但事實上,推動我們行為的動力往往是我們原始的本性,例如攻擊性、自戀、欲望、性等。即使我們不愿意承認他們所發(fā)揮的作用,或者以其他詞匯對他們進行裝飾,但是它們本身并沒有因為我們的逃避或者裝飾改變。
所以,對于一個好的行為所指向的好的結(jié)果并不一定是出于好的期望或者好的動力,因為“本性是很難移的”。
我們總是認為自己的行為動力是“真善美”等好的以及正面的方向,但事實上,推動我們行為的動力往往是我們原始的本性,例如攻擊性、自戀、欲望、性等。即使我們不愿意承認他們所發(fā)揮的作用,或者以其他詞匯對他們進行裝飾,但是它們本身并沒有因為我們的逃避或者裝飾改變。
所以,對于一個好的行為所指向的好的結(jié)果并不一定是出于好的期望或者好的動力,因為“本性是很難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