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孩子上了小學,老師會經常告訴家長,要讓孩子多閱讀。可是自家的孩子就是不愛閱讀。愛閱讀的孩子在學習上會很輕松,因為閱讀是各門功課的基礎。無論哪一門學科起步都是要理解書中講的是什么?只有理解了書中的意思,和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知識才能掌握,成為自己知識庫中的一部分。其實愛上閱讀很簡單,只要做到以下四步,你的孩子就會愛上閱讀。
第一步:盡早開始閱讀
一個原因是現在處于信息爆炸時期,各種各樣的多媒體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聲、光、電多角度吸引我們的眼球。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如果經常吃比較咸的東西,人的口味就會越來越重。讀書也是如此,如果開始就是全方位刺激,那讀書就會讓孩子覺得索然無味。越早愛上讀書的孩子,越會感受到讀書的樂趣。不要以為孩子小沒必要讀書,等上學就晚了。想一想,別人的孩子從一歲起讀書,你的孩子從六歲讀書,如果他的理解力不如前者,那不是很正常嗎?別人家的孩子已經積累了五年的知識,本就不在一條水平線上。
還有一個原因,是有的家長認為小孩子就應該玩,讀書太累了。那只能說明你不喜歡讀書。讀書在孩子眼里只是另一種玩法,和電子游戲沒什么兩樣。只要能給他帶來愉悅的東西,在他眼里就是玩具。
盡早開始讀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家長對年幼的孩子特別有耐心。孩子在開始閱讀時會就一本書要求家長讀N遍。如果是年幼的孩子家長就會特別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讀,還覺得孩子特別可愛。可是當孩子六七歲時,如果再讓你這么干,因為你的心里有了期望,就會不耐煩。因為你覺得你都上學了認識字了還讓我讀,就是怕困難、就是懶,于是產生不滿,甚至會責罵孩子,無形中又損害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第二步:為孩子創造書的世界
?外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為什么音樂家的兒子常常無師自通,表現出天才的一面?其實只是因為外在環境的熏陶。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就給孩子創造一個書的世界。
首先,不要珍惜書。怕年幼的孩子把書撕壞,而不讓他動書,是買櫝還珠式的行為。把書象玩具一樣給孩子,它就是孩子的玩具,孩子小時候手的精細動作還沒有發展起來,撕壞書是很正常的,不表示他不喜歡書。
?其次,要多給孩子買書。不要因為孩子一兩次不想看,就認為他不喜歡看書而不再給孩子買書。沒書看才是真正導致孩子不看書的原因。不想看有多種原因:可能是你買的書不合孩子的心意;也許是因為不認識的字太多,障礙重重,需要家長陪讀;也許是當時孩子的興趣不在看書上等等。這都需要家長去仔細觀察。
另外,要就孩子喜歡的書目,開展延伸性閱讀。孩子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就從我們的購書行為開始。孩子小時候是不會挑選書的,家長應該就孩子感興趣的方面,購買相關的書籍,由點及面,擴展孩子的知識,把孩子的興趣引向科普、地理、歷史、科幻等方面。
第三步:家長自己要看書
?如果孩子不愛看書,基本可以推測出家長不愛讀書。為了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就要求家長以身作則了。比如我們家電視基本不開,回家以后就是看書,孩子看到家長看書,又有好看的書看,自然不會迷戀電視。有時候甚至電視開著,孩子也選擇看書。
?家長看書會吸引孩子看書。比如《哈利.波特》前三本早就買了,可是孩子一直不看,我和他說很好看,他也不看,這時候千萬不能勉強。要讓孩子有“看書是快樂的一件事”的思想。后來我又買來后面的四部,每本都有幾百頁,有一本甚至達到六百多頁。我在他看書時,在他旁邊看,他也好奇,過來瞟了兩眼,最后終于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了。一口氣讀完了七本,而且后來還重溫了三四遍。
第四步:和孩子一起分享閱讀
有時候我也會和孩子分享看過的一些書,以引導他看看各方面的書。比如金庸的武打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共十五部,這是我們成年人的童話。孩子看我看,也拿起來看,覺得很好看,愛不釋手,讓我把其余的都買來。最后除了《鹿鼎記》和《連誠訣》不適合小孩子看以外,其余13部他都看了,而且又重溫了多遍。我會在吃飯時和他討論書中的一些人物。比如:郭靖為什么腦子笨,最后卻武功高強?楊康為什么腦子聰明,出身富貴卻死得很慘?利用討論把書中宣揚的正能量諸如誠信、關心他人、民族大義等潛移默化地教給孩子。同時由于討論也讓孩子學會了橫向和縱向讀書,把不同書中的人物進行對比,把不同歷史時期的事件進行分析,也練習了思考能力。
?閱讀是一種快樂,也是一根魔杖,讓孩子愛上閱讀,就是給了他一根魔杖,能讓他妙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