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6年6月29日至8月14日在泰國當志愿者的,參加了朱拉隆功大學的Sawasdee Project,在泰國的四色菊(Sisaket)教小朋友英語。這是一段特別的經歷,當時只道是尋常,現在回想起卻還是有很多情感在里面的。
首先說說干貨分享吧。本來一開始辦簽證是想到大使館老老實實地辦簽證的,后來發現泰國的旅游簽證有60天,完全夠了,然后就果斷找了淘寶,當時我和另一個小伙伴用的是百程,把護照和照片寄給他們,大概一周就可以收到有簽證的護照了。最實用的的東西就是涼快的長褲以及不是涼鞋的鞋子,我當時支教的地方有很多蚊子而且泰國很曬,所以這兩樣東西很實用。至于最后悔沒帶的東西,我覺得應該是中國有特色的禮物吧,我很后悔當時沒有好好帶一些有價值有紀念意義的禮物給buddy以及host family,因為當時嫌麻煩就沒好好買,后來host family家的人待我真的特別好,就后悔當時沒有好好買禮物。泰國的食物和中國的價格差不多,在7-11還能刷中國的支付寶呢(我發現這個時特別開心)。當地飲食口味確實spicy,看起來很清淡的東西可能很辣,不過身為四川人的我很喜歡。英語普及率在當地還是可以,我臨行前去四色菊的一個小店買禮物給我的Mae時,那家老板娘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景點的話,泰國可玩的地方多了去了,不過當時我們時間有限只去了芭提雅,可真的超級好玩,藍天白云陽光以及藍藍的海白白的沙子,這些用氫氣球APP都可以找到的,去了以后會發現大部分都是中國人哈哈哈。
我選這個GCDP的初衷很簡單,第一次出國找一個近的地方,然后朱拉隆功大學是泰國最好的大學,能認識那個學校的學生自然很好,教小朋友英語肯定也很好玩,然后就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這個項目。出發前對這個旅程的唯一期許就是希望“不虛此行”。我當時在四色菊的Banduanyai School教英語,我感覺那些老師對EP都特別熱情友好,小孩子就更不用說了,一聲聲甜甜而又響亮的“teacher”加上大大的擁抱,很幸福的。不過,語言不通確實很難過,孩子們聽不懂我講的,他們怎么想的我也不懂,但我希望他們一直會唱我教給他們的英語歌。我每天大概一兩節英語課,不過從早上7點半到下午5點都得待在學校,課上可能教孩子們課本上的英語單詞或者唱英文歌。我參加的項目有一個Evaluation Day和English Day,前者是在一天很多EP聚在一起以視頻的形式展現自己的支教生活,后者是每個EP在各自的學校舉辦一個英語節,讓孩子們說英語。除了在學校就是和host family待在一起,一般host family會是支教的學校的老師或者校長,他們都特別好!
總的來說,這段旅程還是很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