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首是春,俯首是春。
四月,去了一趟古都,此行一家人為了看一場盛世的花宴,駕車不遠前行。
幾年不曾去得,不知新貌,與一同窗好友聯系,了解大概。許久未聯系,覺得很沒禮貌,或許讓對方有幾分愕然……
一早奔途,家人都未吃早點,其實她們在平日里按時按點吃晚飯的,只因我推薦的羊肉湯,被我描述的舌尖誘惑,大家在車里幾度忍饑。到達這家湯館的時候,正值用餐高峰,于人多,我們分頭行動,路邊的小桌椅分配人占領,端湯的端湯,買餅的買餅,如此的熱鬧,沒有讓大家覺得失望,何況美食美食帶來的誘惑,在洛陽,早點喝湯也是獨有的早餐文化了。
喝了湯,好友送了一位朋友來見我們,彼此互相招呼,許久未見,一向如故,可謂也,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如此吧!末了,他帶我們去了花開最繁的牡丹園,告訴了我們中午吃“水席”的地方,就此別過,因為大家都忙,我忙帶家人賞花游玩,他忙各種好友安排接送,畢業了,只有他鎮守大本營,固然成了回來人的聯絡員,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園的牡丹,各色開放,爭相斗艷,喜迎八方賓客,如是,成了城市的另一張名片。
各種叫不上名的品種,引的大家拍照紀念,忘了時間,忘了年齡……
午飯時候,我們出了景區,大家都不曾太餓,我努力推薦,真不同吃水席,感知文化就是感知美食,各地的文化,反映在各地美食上,為吃,找了個華麗的借口。
開車不到十分鐘,到了飯店門口,停車位不說,花海般的人群,遙遙無期的等候排位叫座,加上摻雜著吵鬧的聲音,拒絕了美食。
此間,選擇去了母校的門口就餐,胡亂點了些面食將就。如今的學校,比起十多年前,繁華了許多,各種娛樂消遣應有竟有,我讀書時,門口只有一家網吧,現在,酒吧,冷飲,洗浴,KTV,一派生機勃勃。唯有一堵院墻隔開了世俗與典雅,誰又占據上風呢?
吃了飯,刮起風來,大明湖也沒有了原來的味道,柳絮飄零,顯得沒有那么可愛。繞湖走了一圈,與佳人白了頭……
下午在洛河邊玩,大家都倦了,坐下來聊天,期間打開手機在中文班群里互動了一下,老吳發來信息,邀晚上聚聚,因為時間關系,推了他們夫妻的盛情,老吳與娜娜是我們班的金童玉女,畢業了并組成了家庭,也成了我們中文系的一段佳話。
臨了,沒有帶家人去夜里老城的十子街,那里才是你要了解這座城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