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筆記和文檔」系列之四
本文結構:
- 用 Markdown 寫作的優勢
- Markdown 語法說明
- #1 段落、換行和符號原義
- #2 標題
- #3 引用
- #4 列表
- #5 代碼展示
- #6 分隔線
- #7 鏈接
- #8 圖片
- #9 強調
- 選擇適合自己的 Markdown App
- #1 根據系統篩選
- #2 根據使用需要篩選
- #3 Markdown App 簡介
用 Markdown 寫作的優勢
不少人有記事和寫作的習慣,這一需求有很多工具可以滿足,但同時又各有利弊。
- 紙(本子)和筆最自由、最舒適,不過它容易遺失,不便于攜帶,翻找也比較麻煩。
- 純文本編輯器(如 Windows 記事本)即開即寫,所保存的純文本(TXT 文件)在任何平臺上都可以打開,但是它無法設置任何格式,文件管理和內容檢索也是個麻煩。
- Office 軟件有豐富的版面設置功能,但是每當要設置格式(比如設定小標題)就要中斷寫作,進行一系列點選操作。文檔必須依附于龐大的 Office 軟件,跨平臺不能保證顯示一致,并且同樣存在文件管理和內容檢索的麻煩。
- 直接在博客、QQ 空間等網絡日志平臺上寫作,內容管理和備份麻煩,并且編輯器很不友好。
- 將內容存放在印象筆記(備忘錄)中可以解決同步和檢索的需要,只是在手機上它們只適合短小的速記,寫較長的內容時同樣和 Office 一樣,每當要設置格式就要中斷寫作,進行一系列點選操作。
能不能以純文本的方式不間斷地寫,最終存入印象筆記或發布到網絡媒體時,又無需回頭設置格式呢?有,使用 Markdown App。
Markdown App 所保存的文件(.txt、.md、markdown)仍是純文本文件,可以輕易用各平臺的純文本編輯器打開,不存在版本兼容的問題。但是這純文本中插入了一些符號標記,經 Markdown App 解釋渲染,就可以格式分明地顯示為 HTML 頁面,無論是添加進印象筆記、輸出為 PDF 等文檔,還是打包為電子書(.epub、.mobi、.azw 等)都很方便。
Markdown 標記受到比較廣泛的支持,在《思維導圖和大綱》中介紹的 iThoughts、Cloud Outliner Pro 可以將導圖、大綱輸出為 Markdown 文檔或純文本,然后在 Markdown App 中打開。從構思到寫作,然后添加進印象筆記,或者發布到網絡媒體,以 Markdown 為橋梁,創作者可以構建完整的創作鏈條。
Markdown 語法說明
很多人看到「語法」兩個字就頭大,但其實 Markdown 的語法特別簡單,只需對著說明文檔嘗試幾次,就可以熟練使用。
#1 段落、換行和符號原義
- 段落不能使用 4 個半角空格或制表符來實現首行縮進,若是喜歡首行縮進,應使用 2 個全角空格。
- 換行:
- 鍵入 2 個半角空格再回車,實現段內換行;
- 兩次回車空出一行,表示另起段。段落之間、段落與標題之間應該留一個空行。
- 在 Markdown 語法中,一些半角符號被征用為格式標記,如果要在行文中用到符號自身,可以在符號前加上
\
。要用到\
自身,請輸入\\
。
#2 標題
標題的格式是行首 # 號+空格+標題文字,# 號從 1 個到 7 個分別指 1-7 級標題。例如:
# 一級標題
## 二級標題
###### 六級標題
上面的「#2 標題」實際是 ### \#2 標題
。
#3 引用
引用的格式是行首 > 號+空格+引用文字,多個 > 號表示多層引用,引用部分仍可以使用其他的 Markdown 語法。例如:
> ### 這是第一層引用的標題
>
>> 這是嵌套引用。
>
> 返回到第一層引用。
效果如下:
這是第一層引用的標題
這是嵌套引用。
返回到第一層引用。
#4 列表
無序列表的格式是行首減號(或者星號、加號)+空格+項目文字:
- 手機
- 平板
- 電腦
效果如下:
- 手機
- 平板
- 電腦
有序列表是行首數字+英文句點+空格+項目文字:
1. 手機
2. 平板
3. 電腦
效果如下:
- 手機
- 平板
- 電腦
項目間的子列表、段落、引用、代碼塊必須在行首添加制表符(Tab 鍵,4 個空格同樣實現一個制表符的效果)縮進。
#5 代碼展示
代碼展示語法主要面向碼農群體,普通寫作人群很少使用。
有兩種方式插入代碼塊,一種是在每行代碼的行首添加制表符:
<ul>
<li><p>手機</p></li>
<li><p>平板</p></li>
</ul>
另一種是在代碼塊的前后分別加一行 ```:
```
<ul>
<li><p>手機</p></li>
<li><p>平板</p></li>
</ul>
```
在普通段落內用成對的 ` 引用代碼:
`<pre>` 和 `<code>` 標簽
制表符既用于表示項目下屬內容(包括子列表、段落、引用等),又用于表示代碼塊,這可能讓初學者感到困惑,這里演示解釋一下:
1. 手機
- iPhone
- Galaxy
2. 平板
還是 iPad 好用。
Surface 算不算平板?
3. 電腦
- 臺式機
- 筆記本
效果如下:
-
手機
- iPhone
- Galaxy
-
平板
還是 iPad 好用。
Surface 算不算平板?
-
電腦
- 臺式機
- 筆記本
可以看到,在一級項目后的項目或段落前僅加一個制表符時,表示的是子項目或下屬段落,加兩個制表符時才會變成代碼塊。以此類推,在二級項目后加兩個制表符、三級項目后加三個制表符……都表示為項目下屬內容,只有在此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制表符,才會被解釋為代碼塊。
#6 分隔線
在一行中用三個以上的星號、減號、底線來建立一個分隔線。行內不能有其他東西,但可以在星號或是減號中間插入空格。下面每種寫法都可以建立分隔線:
* * *
***
*****
- - -
----
#7 鏈接
用方括號標記文字,用圓括號標記網址,例如:
[新浪](http://www.sina.com)
如果不需要標記文字,而顯示為網址本身,可以使用尖括號:
<http://www.sina.com>
網址鏈接還有一種參考式語法,這里不再介紹。
#8 圖片
與網址鏈接類似(前面多一個半角的感嘆號):

圖片鏈接一樣有參考式語法,這里不再介紹。
#9 強調
-
斜體
用成對的星號或底線包圍,如:
*斜體* _斜體_
-
粗體
每邊各用兩個星號或底線包圍,如:
**粗體** __粗體__
選擇適合自己的 Markdown App
#1 根據系統篩選
我們根據自己所用的設備看看各個系統(包括 Windows、MacOS、iOS、Android,不包括 Linux)上的 Markdown App 主要有哪些。
MacOS 和 iOS 平臺上的 Markdown App 較多,除了上圖列出的,還有著名的 iA Writer、Byword、Mou、Focused 等等。
#2 根據使用需要篩選
不同的用法需要 App 提供不同的功能:
- 如果把 Markdown App 當作自己的主要筆記本,則需要 App 具備文稿管理功能、支持各設備所屬平臺、能夠方便地同步數據。
- 如果把印象筆記當作個人內容資料的最終匯集處,那么 Markdown App 須支持鏈接到印象筆記。此外
- 如果只寫短文,每次寫完就匯入印象筆記,那么文稿管理和數據同步功能便無關緊要;
- 如果涉及長篇寫作,就需要 App 具備文稿管理和數據同步功能。
上圖所列的 Simplenote、Ulysses 和 Bear 都定位為輕量的筆記服務,但我個人不推薦將基于 Markdown 的筆記服務當成個人的主要筆記本,原因如下:
- Markdown 本質上還是純文本,只能以鏈接的方式插入圖片,如果用戶常常寫照片日志,就需要申請或購買圖床空間,先照片上傳到圖床之后,再鏈接到 Markdown 文本中。這樣遠比直接使用印象筆記麻煩。
- 同樣的道理,基于 Markdown 的筆記服務不支持繪畫、涂鴉,也不能添加音頻等各種附件。
- 仍因受限于 Markdown,這些筆記服務的采集功能不如主流筆記應用強大,也難以轉化表格等版面形式。
Markdown 使人可以專注于寫,不必停下來設定格式,也不必考慮平臺和軟件的兼容問題,為此它舍棄了復雜的版面形式,更是不支持影音媒體文件,所以把它當作筆記服務的根基,將難以適應多樣的筆記需求。
我仍然推薦使用印象筆記作為個人內容資料的最終匯集處。在需要專注地寫的時候使用 Markdown App,完稿發布之后匯入印象筆記。
#3 Markdown App 簡介
-
Simplenote
準確來說 Simplenote 是一個在線服務,它使用自建的數據同步機制,因而除了使用它在各平臺上的客戶端,還可以直接使用網頁版。
Simplenote 采用免費增值模式,免費用戶也可以使用以下功能:
- 用文件夾和標簽管理內容。
- 支持導入印象筆記等多種數據。
- 與別的 Simplenote 用戶協作,共同維護內容。
- 自動備份,能夠回溯歷史版本。
- 支持全文搜索和標簽篩查。
從主打功能可以看出,Simplenote 是更類似印象筆記的一個輕量筆記服務。
Simplenote 支持的平臺雖多,但它定位為筆記服務,內置導出功能很弱。要導出為 HTML(出成 PDF、DOC 及其他電子書格式的關鍵)或發布到印象筆記、網絡媒體都需要“曲線救國”。
-
Yu Writer
Windows 平臺上的優秀 Markdown App 為數不多,Yu Writer 作為一款免費軟件,不但極其優秀,而且漂亮得不像實力派。它的特點如下:
- 支持 Windows、MacOS 平臺;
- 內置文檔庫,支持全文搜索和標簽管理,亦可單純地用作編輯器編輯本地文檔;
- 自動保存,支持版本回溯;
- 可以把文檔導出為 PDF、Docx、HTML、Text Bundle、圖片等格式,還支持導出為 WordPress 或者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格式;
- 內置靜態博客、ePub 電子書以及個人知識庫(Wiki)生成引擎,創建、編輯、發布文章都在本應用程序內輕松方便完成。
Yu Writer 的文稿管理和生成 eBub 電子書的功能為長篇寫作而準備,然而沒有內置對云同步的支持。長文寫作常常需要切換設備續寫,用戶可以將 Yu Writer 的文檔庫移至 OneDrive、堅果云等網盤的同步文件夾來實現同步。
-
MarkEditor
MarkEditor 是付費軟件,和 Yu Writer 一樣支持文檔庫、版本回溯和豐富的導出格式(PDF、HTML、長圖片、電子書、Wiki 網頁、微信公眾號格式,相比 Yu Writer 少了 Docx),此外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功能:
- 內置對七牛、Farbox、Amazon S3 等商業云的支持,在 Windows 和 MacOS 版的 MarkEditor 間同步十分方便;
- 商業云支持外鏈,因此生成的 Wiki 站點可供別人訪問;
- 可以通過拖放、復制粘貼來插入圖片鏈接,也可以掃描二維碼從手機傳輸和插入圖片;
- 改進表格的語法,不但可以生成普通表格,還可以根據數據生成柱狀圖、曲線圖和餅狀圖。
MarkEditor 同樣為長篇寫作做好了準備,但手機上并沒有支持商業云同步的 Markdown App,如果常在手機上續寫,還是得使用上述 OneDrive、堅果云等網盤同步的方法。此外,因為表格語法是個性設計,在其他編輯器上將無法預覽。
-
Typora
Typora 是支持 Windows 和 MacOS 的一款免費 App,其極簡的特性受到大量用戶的喜愛,堪稱 Windows 上最受歡迎的 Markdown App。
Typora 最大的特點是將輸入和預覽合為一體,用戶鍵入標記符號,馬上可以看到最終效果。此外它有自動補完的功能,按回車鍵能自動補完成對出現的標記符號。
-
Ulysses
Ulysses 是屢獲大獎的 Markdown 寫作 App,它用經典作品《尤利西斯》命名來表明它的定位——一款專為作家設計的寫作工具。
Ulysses 以 Markdown 為基礎,但又針對電腦和移動設備的操作邏輯做出各種優化。它有強大的文庫管理功能,滿足用戶片斷組合的創作方式,同時通過 iCloud(或 Dropbox)同步,使用戶能在 MacOS 和 iOS 之間無縫銜接。但是因為它的文庫不再存儲為標準的 Markdown 格式,其他 Markdown App 已無法正常打開。
Ulysses 實行訂閱制,對筆耕不綴的寫作者來說,訂閱制可以確保 App 的品質,但對普通用戶來說,其定價顯得高了一些。
-
Bear
Bear 是一款新興的 Markdown 筆記 App,憑借極其漂亮的界面和完善的筆記功能,在推出當年勇奪年度最佳 App 大獎。
雖然 Bear 的顏值讓人難以抵抗,但是作為一款筆記工具還是有許多局限:
- 如前所述 Markdown 的局限;
- 不支持 Windows 和 Android;
- 同樣實行訂閱制,對免費用戶不如印象筆記友好。
-
MWeb
MWeb 堪稱 Markdown App 的集大成者,它支持文庫,也支持作為編輯器打開外部文件;它可以作為多種博客的發布器,也支持鏈接到印象筆記、Blogger、Medium 和 Tumblr;它內置圖庫功能,能把本地圖片一鍵上傳到Google Photos、imgur、七牛云存儲和自定義圖床上傳服務。
MWeb 是我在電腦上使用最頻繁的 Markdown App,因為用它導出文檔、發布到網絡或歸入印象筆記都很便捷,可惜它并不支持 Windows 和 Android 系統。
-
1Writer
作為 iOS 上一款不可忽略的 Markdown App,1Writer 在定位上更傾向于內容摘錄和整理,這與上述 Markdown App 頗不相同。
- 1Writer 支持分享面板插件,并且可以定制摘錄模板,用戶借此可以方便地摘抄內容、輸入讀感。
- 1Writer 是在 iOS 上中罕見地支持查找替換功能的 Markdown App,用戶借此功能可以對文檔進行簡單的快速處理。
- 1Writer 支持 JavaScript 動作,用戶可以自行編寫個性的文檔處理功能,比如快速選中當前行、刪除多余空行等。
如果常在網上摘抄并批注,1Writer 非常適用。
-
MarkdownX
MarkdownXAndroid 上的 Markdown App 不多,免費 App——MarkdownX 可說是其中最優秀的一個。它支持自動保存、HTML 實時預覽、導出分享、橫屏雙面板對照寫作、文件搜索和 Dropbox 同步,可惜 Dropbox 并不存在。
題圖來自 Ulysses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