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條貓的名字叫做云樂,它喜歡別人叫它云樂的貓,它自己的貓。用人類世界的《小王子》里面的話來說,它是一只未被馴養的貓。不過云樂是一只有家的貓,它的家在閑散島的山腰上。云樂的主人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老奶奶的左臉頰有一顆小小的肉痣。雖然老奶奶年事已高,白發蒼蒼,臉上也長了些許暗色的斑,但她依然很愛美,她把左臉頰的那顆肉痣畫成一朵暗色的花,在那張慈祥的臉上顯現出不符的妖艷。云樂還有一位小主人,名叫悅悅,云樂的大多數時光是陪著小主人一起度過的。不過,云樂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在睡夢中陪著悅悅的。比如,悅悅在寫作業,云樂就站在窗臺睡了;悅悅在樹下蕩秋千,云樂就在書上睡了,悅悅睡了的時候,云樂就在悅悅被窩的另一頭睡了。悅悅總是說云樂是一極懶的貓,可是老奶奶總是夸云樂是一只特別的貓。
的確,云樂是一只有想法的貓。比如它的名字的由來,它從小就跟著悅悅一起,所以也識得幾個字,它曾在一本漂亮的筆記本上看到過一句話“我在云上想你”,它覺得云是極美的,所以它選了云這個字,樂呢,源自于小主人悅悅,悅字是高興的意思,那么就是快樂,于是就選了這兩個字,“云樂”。云樂倒是很得意自己的才華,但它也驚嘆于那本筆記本上的句子“我在云上想你”,那本精美的筆記本是云樂在山頂的小木屋里面找到的。云樂和主人住的小木屋旁邊有一條通往山頂的小路,在山頂上有一棵古老的不知名的樹,很大,要好幾個大人才能圍成一個圈。在樹上有間小木屋,小木屋的屋頂上有一盞燈,每當夜幕開始到來時,小木屋的燈就會亮起橘色的光,整個島都籠罩在一片暖色的溫馨里,聽老奶奶說,這燈就如同燈塔,晚歸的漁夫看到這個燈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閑散島不大,這燈的位置應該屬此島最高的地方啦。云樂一直很疑惑誰會那樣準時地點亮那盞燈,所以,在某日晚霞將逝時分,來到了古樹旁,爬上了小木屋,站在小木屋上,它驚嘆了,天邊的晚霞漸漸地散去,遠處的星子開始隱現,海面上一片祥和平靜,靠岸歸來的漁民在收網下船,山腳的農房冒出了炊煙,整片島都顯現出寧靜與祥和,恰在此時,本將由暗色夜空籠罩的小島一瞬轉成了暖色的橘黃,原來是云樂身后的燈亮了。云樂轉身跳進小木屋,這里發現這本就極小的小木屋空無一人,只有一張很矮的書桌,桌子上就只有一本精美的筆記本,四周空無一物,只有在窗前有一盆夜來香的花。云樂并未找到任何開起燈的開關,然而它看了一眼桌上的筆記本,記住了上面的字,收獲了它的名字。它沒有翻開那本筆記本,因為它覺得,自己應該保持應有的禮貌,不應該窺探筆記本主人的秘密,另一方面,它自知所識字不多,要是看不懂是一件很丟臉的事,畢竟它還想告訴其它的貓,它有了名字,它們說不定還會問及由來。云樂發現小屋很干凈,應該常有人來打掃,雖然云樂沒有找到開燈和打掃的人,但還是很高興擁有了一個名字。后來,云樂也去過那里,可是它還是未發現人跡。想那燈可能是隔很遠也能控制的,也許它應該找找那連著燈的電線。
閑散島的夏季很涼爽,所以那些到城里面讀書的孩子暑假會回到這里,與他們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住。云樂慶幸的是小主人悅悅要在這邊讀完初中才去城里,所以它還有一年的時間和小主人在一起。不過這一年的暑假好像有點不一樣。
閑散島的夏天格外地漫長,云樂的睡覺時間也越來越長了。終于在八月初迎來了一個有趣的事,離云樂居住的小木房不遠處的小洋樓里出現了一只全身通白的波斯貓,名叫菲菲,似乎和云樂同歲,這些都是同鄰里的小伙伴那里打聽到的,菲菲的主人是個拉小提琴的男孩子,與主人悅悅同歲。后來才知道菲菲的主人叫辰,據說是天上星辰的那個辰。這個漫長而又寂寞的暑假,終于有了別樣的趣味。
云樂和菲菲相遇在一個黃昏,這一天正好悅悅想去山頂寫生,她想畫出小島最美的落日當做這個暑假的作業。當她和云樂爬上去的時候,聽到了拉小提琴的聲音,那是一曲帶著懷念與無限祝福的曲子,悅悅抱著畫筆呆呆地聽著,云樂癡癡地看著大樹枝丫上菲菲趴在樹上,望著日落的方向。小提琴的聲音是從小木屋里傳出來的,悅悅隨著這悅耳的音樂爬上了樹上的小木屋,推開門,看見一個穿著白色襯衫的男孩子,和自己一般大,他坐在小木屋的窗臺,望著窗外,一支手握著小提琴靠在脖頸處,另一只手輕拉著琴弦,悠揚的琴聲便四散開去。悅悅呆呆地望著,突然琴聲一停,男孩子轉身,看了一眼悅悅,放下小提琴,站起身來,停了一下,便走出去了。云樂轉身一直看著男孩離開的背影,心中的話語到了嘴邊又吞了回去,真的很好聽呢!悅悅走到男孩子坐著的窗臺,看到了整片海灣的景色盡收眼底,夕陽在海平面上徘徊,晚霞正在布置著夜幕的盛宴,歸來的漁船披上了暖色的光芒,像是勝利地凱旋歸來。與剛剛男孩子拉奏的曲子一般美好,帶著懷念,帶著祝愿。悅悅癡癡地望著窗外之景,直到云樂突然跳到窗口,悅悅才反應過來。云樂心里無語地鄙視著這個見色起義的小主人。云樂發現上次發現的那本筆記本在桌子上面,似乎被動過,旁邊多了一支筆,云樂走到筆記本旁邊,想去玩那支筆,悅悅的目光也轉到了小矮木桌上的筆記本上。似乎被人驅使一般,悅悅神差鬼使地翻開了那本筆記本,只見筆記本第一頁寫著:致遠方的和平樹。后面則是一個關于和平樹的故事。
和平樹
在很久以前,人們還是以柴薪來為煮飯燒水提供火,那時候沒有電,也沒有所謂的煤氣之類的,所以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每天的日常生活里上山拾柴薪是必要的,而且在秋天的時候他們甚至會砍伐那些長勢矮小的,不能用來作木料的樹木。
有一天,居住在這里的兩個小女孩阿彩和莫莫去山上拾柴薪,她們在嬉鬧之中竟爬到了山頂,在一片高大的略顯陰森的樹木中,她們發現了兩顆長勢還不錯的和平樹,但在旁邊高大的樹木面前,確實顯得有幾分幼小了,周圍的樹木一看就是上好的木料。莫莫的爸爸是個木匠,這一點,莫莫看一眼倒是看出來了。她們環顧了周圍,發現地面上只有蕨類的草,其它的植物極少,也是,在這些茂密的樹木之中,能見到陽光是挺難得,難得還有長得不錯的和平樹,要知道,在那里,極少有長得很大的和平樹,因為人們沒有給它們長大的機會和時間,這是一種需要很多年才能長大的樹,而且它們也沒被證實適合木料。似乎也不會開花。它們帶給人的是未知的期待。
阿彩和莫莫是兩個有趣的女孩,她們喜歡山上的很多樹木,喜歡特別的東西,此刻看到兩棵樹在那里獨特地存在著,便心血來潮地決定占為己有,莫莫提議:這兩棵樹就代表我們倆吧,一人一棵。阿彩欣然答應。于是她們默記周圍的環境,把自己的樹記到心底,相像著多年以后能夠再次看見它們,那應該會很不錯。
她們不知道,那兩棵樹是那么地像她們自己。沒有太多獨特的特點,也沒有什么技能,有的是對她們在時間的流動中被打磨成的未知模樣的期待。這兩棵帶著未知希望的樹,就像帶著未知希望的她們自己……
看到這的時候,悅悅頓住了,覺得自己與那兩個女孩也是那么的相似,擁有的只是對未來的無限幻想,確實不知道自己終歸何處。是到小縣城里讀高中,還是守著這寂寞的小島過一生。
悅悅還想往下翻去,卻發現后面沒有啦,好想知道和平樹后來怎么樣了,那兩個女孩又會去哪里?她們多年后又是否找得到那兩棵和平樹呢?悅悅頗有幾分遺憾,心中一動,拿起旁邊的筆,在另一空白的紙上寫上:存在總應有其存在的價值。剛寫完,云樂便走過來,在紙上踩了踩,留下梅花狀的腳印。正是從悅悅的顏料沾來的。悅悅只是無奈地看著這好玩心重的云樂。
第二天,悅悅提前來到了山上,正好那個男孩也在,他依舊在小屋里拉著那曲昨日的曲子,悅悅不想著別打擾他,便在離小屋不遠處的樹下開始畫畫,想把這小島接近黃昏時的美色盡收到自己的畫中,悅悅的顏料是奶奶配的,幾乎包括了昨日景致的所有色調。悅悅很疑惑,她從未看見過奶奶作畫,而不了解作畫的人怎么可能調出這么美麗的顏色。從小到大,奶奶只教她一種東西,用手畫出心中的東西,說白了就是想什么畫什么,不管有多丑,或者有多亂也沒關系。其實悅悅一直不太理解,畢竟在學校里,老師會很用心地指點,說這兒不對,那兒不對,要怎樣改才可以,涂涂改改,確實讓自己的畫變得有點樣子了。可當悅悅跟奶奶說老師指導自己的事時,奶奶卻只是笑笑,然后問她:你覺得改過的畫帶著多少你本來的樣子?悅悅只得答確實已經改頭換面很多了。奶奶就會告訴她,雖然別人的指點對你很有幫助,可是這只是在技法上的,要畫好一幅畫最重要的應該是它的靈魂,畫者的那一顆心。悅悅似懂非懂,因著奶奶那絕妙的調色技術,所以對奶奶不敢懷疑,只依言用心地畫著天馬行空的畫。在班上,還偶爾會有同學笑悅悅的畫很奇怪,比如,胡蘿卜的根翹得比胡蘿卜的苗還要高,胡蘿卜還有眼睛。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都被悅悅畫過了,有一次,老師讓同學畫桌上的蘋果,悅悅畫成了一朵花,老師問她為什么要畫成一朵花,悅悅卻如實回答說,她看見蘋果的時候心里想的是一朵蘋果花。老師哭笑不得,只好讓她重畫,結果,她畫了整個蘋果從種子長大,到開花,至結果,甚至被搬到桌子上的過程。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悅悅,只有奶奶和云樂知道悅悅的畫,看得到悅悅的內心。
悅悅先將視線以內的美景大概輪廓畫出來。然后等暮色降臨的那一瞬的美景。這時,琴聲停了,男孩從屋子里出來了,他看到了在樹下作畫的悅悅,看到她筆下的畫時,眼睛一亮,而悅悅正望著遠處的天,看著它正在變化的云,心里在想著怎么落筆,未意識到琴聲已停。男孩走到悅悅身邊,輕聲說:這線稿不錯,而你調的顏料更好。悅悅一驚,轉向頭看向男孩,有幾分驚訝,瞬間又淡定下來說:顏色是奶奶調的,線稿倒是我畫的。男孩輕笑說:“我叫辰,很高興認識你。”悅悅一臉燦爛地笑開了說:“我是悅悅,認識你很高興。”他們坐在一起,聊了一會兒天,當悅悅告訴辰,昨日看到辰想說點啥時,辰一聲不響地走了,讓自己覺得打擾到了辰,表示抱歉。辰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可眼睛里帶著些許的憂傷。這讓悅悅很難過。不過悅悅告訴他,他拉的小提琴特別好,這倒是讓辰笑了,辰才告訴她,他拉的是最簡單的一首曲子,本是歡愉的快節奏,卻被他拉慢得富有了帶上了深情地懷念,其實是不成熟的,還說悅悅只是因為沒過更好的,才會有種盲目的迷戀。悅悅不得不承認這是她第一次聽真人版的小提琴。但是,這也不能因此否定她的審美能力,所以悅悅不服地告訴辰:帶著心和感情的東西都是很有魅力的,就像你的小提琴,我聽得出里面的東西。辰先是呆了一下下,爾后便笑開了。
后來,悅悅和辰經常一起聊天,一起玩耍。悅悅發現辰了解很多東西,他除了小提琴拉的不錯外,還了解古琴,原來辰的爺爺會制作古琴,很會調音。只是在辰爸爸那一代,沒人去繼承那份手藝,而到了辰這一代,也只了解皮毛,不過在辰爺爺還在世的時候,他經常看爺爺調琴音,制古琴,他仍舊記得有一次,爺爺受一買家所托用了一根上好的梧桐木制出過一把極好的琴,那琴音清越,如山間深處的清泉一般。此后爺爺不再制琴,因為他再也找不到那么好的材質,做出那么好的音色的琴。而辰爸媽為了以后高考加學分,讓辰學了小提琴。悅悅聽得出來辰心底喜歡的應是古琴。辰想要制出像爺爺當年制的那樣好的音色的琴。當悅悅高興地拍手叫好時,辰卻低下了頭,明亮的眼眸又帶上了淡淡的憂傷。悅悅只好轉移話題,告訴他自己奶奶的事,跟辰說奶奶極好的調色技術。還跟他講了奶奶教她只畫出心中所想。辰聽到這些時倒是笑了,說悅悅有位特別奶奶。于是悅悅和辰約定下次去奶奶家玩。不過辰第二天的早上就走了,回到了他讀書的城里,連告別都來不及說。而辰的貓菲菲在離開時卻來找了云樂,告訴它自己要走了,還告訴它小主人很喜歡悅悅,只是小主人要馬上回去了。卻不告訴云樂,辰到底怎么了。云樂沒有叫醒悅悅,因為悅悅在睡夢中帶著笑,可能是夢見了與辰在一起。
悅悅醒來后,沒有等到辰的拜訪,才知他已經走了,悅悅傷心地來到他們相遇的小木屋,里面的擺設依舊,而那本筆記本卻是翻開的,在她寫的后面,有一段遒勁有力的字。“存在的價值應是用心地做好心中所想之事,不論其結果,相信用心的東西總是不差的。謝謝你,悅悅。”
后來悅悅經常在小木屋畫畫,把天空的顏色畫盡,不論是朝陽還是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