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抱歉有點標題黨,因為這本書沒那么的“禁”,這本書就是巨嬰國。為什么說它是禁書呢?因為他確實被下架了,你現在是買不到他的實體書的,哪怕是在某寶上。但為什么說它沒那么禁呢?因為你在互聯網上搜巨嬰國三個字,各種信息都有,如果真的被禁了,那在國內應該是搜不到的,我相信你也懂。
? ? ? 這本書的作者是武志紅老師,武志紅是北大心理學的研究生,常年做心理咨詢,寫心理專欄。出?版過很多心理學方面的著作,據說這是他目前為止最重要的一本書。
? ? ? 書的核心內容如書名所示,就是說國人的心理發展水平都只是嬰兒,這樣的成年人就是巨嬰,由這樣的巨嬰組成的國家,就是巨嬰國。
? ? ? 也許你會覺得不以為然,雖然我們身邊偶有幼稚之人,但是這個社會的大部分成年人都心理發展不成熟嗎?好像看著這個社會運行的挺正常的,人們的行為都有規有據。在書中,作者指出了三種心理狀態,是嬰兒的心理狀態,而國人都普遍具有,你可以看一看你身邊的人真的如此,或者先確定一下,你是不是也是如此,你是不是也是巨嬰呢?
? ? ? 哪三種心理狀態呢?共生,全能自戀和偏執分裂。
? ? ? 所謂共生,就是小嬰兒在六個月之前是分不出自己和媽媽的,小嬰兒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共用一個心理和身體。甚至更小的嬰兒(三個月之前的嬰兒)會覺得世界和他是一體的,他即是世界,世界就是他。(佛祖有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當然在嬰兒時期,這種心理狀態是正常的,但如果成年人還是這種心理狀態,那就是病態共生。
成年人的共生是什么?大家庭,沒有邊界,媽寶,統一思想,集體主義。說一下沒有邊界,在中國的家庭里,大家是不分出彼此的,子女的事是父母的事,父母的事也是子女的事,我的事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也是我的事,你所有的關系大家都可以摻和,別人的關系你也要處理,反正是一鍋粥,一團亂麻。還有作者認為中國所謂的熟人社會就是你是不是在我的共生關系里,如果你在我的共生關系里,你就是自己人,不在的話你就是他人、別人。如果我圈子里的人跟其他人發生了沖突,那么事實不重要,對錯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你是不是在我的共生關系里,如果是,我就支持你幫助你。所以在中國無論是孩子上學還是去醫院看病,你如果能找到熟人說的話,你就會變成他的共生關系里的人,那你得到的待遇不一樣。(現在在慢慢改善)
? ? ? 第二種心理狀態叫全能自戀,六個月之前的嬰兒,覺得自己就是神,只要心念一動,這個世界就按他的的想法運轉,他餓了,媽媽給他喂奶,他冷了,有人給她蓋被子,可是如果他的意念不被滿足,他就會有雷霆萬鈞之怒,恨不得毀掉全世界或者是毀掉自己。權力夢,歸罪,拖延癥,這些都是成年人的全能自戀。
成年人的全能自戀,比如皇帝夢,太后夢,權利夢,本質上就是要滿足這種全能自戀,大家都得聽我的。另外一種心態叫拖延不投入,我相信你肯定見過,或者你就是這樣,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這件事情如果我投入做的話,我一定會做得非常好,非常完美,但是我就是不投入,一直拖,一直拖,就是不行動?為什么?這種深層的心理就是為了要滿足或者叫保全自己的全能自戀感,因為只要我不行動,我就永遠可以這樣想,這種全能自戀的感覺就還在,但是一旦我們行動了,而沒有取得圓滿的結果,那么這種全能自戀的感覺就被事實擊破了,我們受不了這種被擊破的感覺,我們知道自己受不了,所以我們就總也不行動,只要不行動就可以永遠活在我是全能的幻覺里。還有一種全能自戀的表現叫歸罪,歸罪就是如果事情失敗或者出現問題我們習慣于從外部找原因,怪罪于別人。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們自己認為自己是全能的,我們不應該控制不了這個事情,如果這個事情失控了,那么不是我的問題,一定是外部的問題,客觀環境或者其他人的原因,只有這樣想才能滿足、維護我們的全能自戀。
? ? ? 第三種心理狀態是偏執分裂,偏執是什么?就是我的意愿必須執行下去,而分裂就是所有事情都一分為二,而且勢不兩立,不能共存。好與壞不能共存,善與惡不能共存,黑與白不能共存。偏執分裂加一塊就是我的是好的對的,善的,合我的意愿就應該存在,而跟我不同都是錯的,就不應該存在。如果存在我就受不了,我就難受。
共生,全能自戀和偏執分裂是巨嬰的最重要的三個心理特征。我覺得國人也不必覺得慚愧和不好意思。作者認為整個西方社會可能比中國心理年齡成熟一點,但也遠遠沒有達到成人的心理水平,所以這可能是全人類的問題,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回頭想一想,你是否也有上文所提到的毛病,如果有,那你也是巨嬰,你也在心理上沒有成人,沒有成為一個心理成熟的人。
? ? ? 補充一下,作者是明確反對集體主義,孝道文化和聽話哲學的,作者認為這些都是為了滿足巨嬰心理而延伸發展出來的文化。個人表示認同,但不展開講,我猜測這可能是本書被下架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