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房的一個小表妹,發微信給我說,她和男朋友分手了。
其實,我一早覺得他們不合適。
她,大學畢業后就職于一家外企,生平最討厭嫌貧愛富之人。
在公司遇見他,兩人一拍即合。
她不介意,他的工資比自己低。
她非常理解他的不容易:農民家庭出生,大學畢業后一邊自食其力一邊還助學貸款。
就算棲居在城中村的單人房,她也覺得他特別有勇氣,是千千萬萬奮斗在北上廣的“有志青年”人潮中的其中之一。
白襯衫包臀裙,腳踩高跟鞋,手拿coach包包的她,愿意跟他穿梭在陰暗潮濕、魚龍混雜的握手樓的一樓小店,吃著廉價的快餐。
周末,她放棄懶覺的時間,跟他擠兩個小時的公交車,輾轉幾趟去30公里開外的公園喂魚。
可是,戀愛中的很多矛盾都是始料不及的。
她好不容易跟他進電影院看一場電影。
他為了省錢,提前一個鐘去連鎖超市買礦泉水和零食,再搭兩個站的公交車去電影院候場。
進場時他藏包的猥瑣,讓浪漫頃刻間煙消云散。
礦泉水和零食加兩個人的公交費合計14元。
一個中桶爆米花套餐才18元。
她并不是接受不了他的窮和節儉。
她只是接受不了他為了省4塊錢的“煞費苦心”。
就像他理解不了,她花99元訂一周一花。
2
她覺得,清晨伴著花香醒來,睜開雙眼花開正濃,能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工作累了,晚上回到家里,感受著一屋子的清香,可以清除一天的疲憊。
每周花三幾十塊錢,換得心身愉悅,何樂不為。
為了省4塊錢,折騰半天的他根本不懂得電影和爆米花是絕配,也不懂買花的享受。
為了18元的爆米花套餐和花錢買花而鬧分手,這在有些人看來,可能認為她很“作”。
可是,生活的確需要儀式感的。這不是矯情,而是要讓平淡如白開水的生活點綴一瓣紅玫瑰,些許清香、些許色彩。讓此刻不同于往時,讓生活充滿期待。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b>
安東尼·德·圣·??颂K佩里的《小王子》,狐貍和小王子的對白中談到了儀式感:
狐貍說:“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么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么? ”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 ”狐貍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生活沒有儀式感,非常可怕。一年365天,除了工作學習、吃飯睡覺,毫無期待,生活千篇一律,將多么了無生趣。
3
奧黛麗·赫本的經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霍莉會穿著黑色小禮服,戴著假珠寶,在蒂凡尼精美的櫥窗前,慢慢地將早餐吃完,可頌面包與熱咖啡,宛若變成盛宴。
儀式感,是蒼白的生活里一頓隆重的早餐。
人人都愛蒂凡尼早餐,卻有很多人忽略了背后的儀式感。
一個男生,在戀愛時,還能理智地對4塊錢斤斤計較。結婚后,他可能會對4毛錢耿耿于懷。
一個男生,在戀愛時,都沒法理解你買花的儀式感,也別指望他婚后會給花點小錢給她制造點小浪漫或小驚喜。
所以,她深知,跟他過日子,不管富?;蜇毟F,都會非常無趣。
那種生活死水微瀾,一直都是不痛不癢不遠不近,味同嚼蠟。
各種紀念日,只是一個人的懷念。
各種節日,眾人狂歡,一人寂寞。
都說勸合不勸離。
這一次,我跟小表妹說,“你配得上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