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真是快,轉(zhuǎn)眼六月了。話說間,半年倏然而過。常常說,后青春時代的日子,每一天過的,都是可以看得到的自己。重復(fù),重復(fù),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感覺活一輩子和活一天是一樣的——程式化,按部就班,沒有意外,了無新意;問過很多人,總是引來無數(shù)共鳴。
于是,每每會回憶起青春時代抑或小時候。那時候的日子可完全不是這樣。在那些日子里,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件人、事、物都全然未曾經(jīng)歷過,都會帶給自己新的生命體驗,哪怕在今天看來微不足道。
去了一個新地方,吃到一種新食物,買了一件新衣服,交到一個新朋友,看了一本好書,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曲……那時候的感覺是那么敏銳,感情是那么豐富,欲望是那么容易滿足,快樂和幸福是如此容易得到。而今,同樣的這些事情,卻不能帶來等一的情感體驗。是經(jīng)歷多了漸趨麻木,還是欲望的深溝愈撕愈裂而難以填滿?都令人困惑不解,唏噓而嘆。
想想看這半年,生活的常態(tài)是,每天被工作碾壓,鮮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我的時間”。連“自由”都沒有,何談“自在”?每天的感覺也是被生活推著往前走,只有招架之力,毫無掌控生活、設(shè)計生活、成為生活主人的還手之功。而其目的和結(jié)果,無非是稻粱謀而已。可悲,可嘆。
周一坐到辦公室,我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周五,時間過的飛快,每天的工作、生活內(nèi)容已被程式化的固定事情所填滿。過了這周,還有下周;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人到底有多少精力呢?生命有多少日子呢?一生就這樣過下去了嗎?這種日子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嗎?為什么感覺不到呢?為什么自己高興不起來呢?
如果不這樣,還能怎樣呢?
做過很多種假設(shè),最后竟無話可說。
生活正在進行中,所以沒有最終結(jié)果,也沒有唯一答案。
東坡說:人間有味是清歡。我想,如果有得選,過一種有清歡的日子是幸福的吧。不求青春時期的濃烈變幻,不比孩童時的天真爛漫,只需稍稍點“清歡”即好。
想想看,這半年還是有些清歡的。五一假期一個人去了蘇州,看了蘇州園林,吃了很多特色小吃,晚上逛商業(yè)街時還買了好多衣服。那幾天天氣極好,初夏,驕陽,有風,微涼;藍天白云,惠風和暢;綠樹紅花,風景秀麗。白天一直不停的奔赴在各個景點之間,滿眼的賞心悅目,滿眼的收獲;晚上回到賓館,洗漱好后,倒頭就睡著了。而且沒有做夢,早上起來感覺每個毛孔和細胞都是舒暢的。莊子說:真人無夢。平時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做夢,都睡不太好,事情太多的緣故。自由,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自在,可遇而不可求也。
譚維維的歌《如果有來生》,歌詞是高曉松寫的,喝點小酒微醺時常常會跟著節(jié)拍和起來,懷念那些青春歲月,憧憬未來的美好時光;我想,無論到何年何月,對自由的向往,對幸福的追求,是誰也無法阻擋的吧:
以前人們在四月開始收獲
躺在高高的谷堆上面笑著
我穿過金黃的麥田
去給稻草人唱歌
等著落山風吹過
你從一座叫“我”的小鎮(zhèn)經(jīng)過
剛好屋頂?shù)难┗捎觑h落
你穿著透明的衣服
給我一個人唱歌
全都是我喜歡的歌
我們?nèi)ゴ蟛菰暮?/p>
等候鳥飛回來
等我們都長大了就生一個娃娃
他會自己長大遠去
我們也各自遠去
我給你寫信
你不會回信
就這樣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