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空境 譚原
攝影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技術記錄影象,藝術美化影像。
其實在傳統的繪畫藝術上,有種藝術形式和黑白攝影很接近——水墨畫。中國畫論墨有五色,分六彩。這種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以墨寫色,重神似而不是形似的美學思維方式,更能純粹地體現創作者的精神和藝術境界。
我們知道,決定一張照片的基本素質主要包括四個部分:構成、構圖、影調(明暗層次、色相明暗)和色彩,去掉“色彩”后,其他的自然就更重要了,也更難了。
那什么時候適合把照片進行黑白處理呢?
綜合之前的創作,我們分以下四點來看:
1)畫面中元素或色彩過于復雜。
兩張圖的原圖都找不到了,但是否可以想象得到,沒有黑白處理的時候的原圖是什么樣?
一定是眼花繚亂。p1是元素過于復雜,p2是色彩過于復雜,在這兩種情況下,黑白處理會比留下色彩更好。
當然,有前提:復雜而無序,而且不是為了表現無序。
2)光影對比比較有特色的。
仔細體會一下黑白處理前后光影的表現效果?
這張圖最有特色的應該是從墻邊沿漏出來的一道光,光和影的對比。這張照片的拍攝顯然也是為了表現這個光影對比,這時候天空的色彩其實是多余的元素。
3)線條結構非常有特色的。
對比一下黑白處理前后線條和結構的表現效果?
這是在杭州蕭山機場登機前,匆匆路過捏的一張。可以明顯感覺到現場遠處景物雜亂無序,而畫面最有特點,是天花板特色的結構以及被光打在地面上的影子。褪去畫面的顏色,能讓結構和光影的表現更突出。
4)色彩不利于表現主題的。
對比一下黑白處理前后兩張圖,你的視覺重心在哪兒?
有顏色的時候,畫面的重心(主題)更偏向于嘴唇;黑白處理后,更利于表現吃飯的兩人和壁畫之間的位置關系。
現在有清楚一些哪種情況下適合黑白處理了嗎?
關于黑白攝影,還有什么問題嗎?
————————
「空境」輕攝影沙龍?
以手機攝影為起心,秉持輕攝影概念
關注公益,關注社會責任,關注影像力量
專業、精致、溫馨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