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學習為何人世如此滄桑,學習什么令它變遷。只有學習能令你的思維永不枯竭,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懼或懷疑,以及永不會起后悔的念頭。……”看到這里的時候感觸頗深,也許這就是我們人類最初在滿足生存需求之后在精神世界里的探索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我,曾歷經滄海桑田,戴著別人的面具,不斷迷失,失去我自己……如今,我終于變回我自己!”我突然想到在22歲走上教師崗位,面對著一群比我小不了幾歲的學生,從開始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到后來越發覺得不會教學了,通過不斷的改變,現在面對孩子們站在教室變回自己和他們一起成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作為教師的真我和身份到底是什么樣的問題,我們不再死守各自的教學觀點,為此爭論不休,這樣,自身認同和完整就會在我們自身內部和我們之間成長起來,集百家之長,打破自身的局限性。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人是健康的、完整的,他的頭腦和心靈就是一個整體,而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分離的,在教學中尊重這種對立的統一可能促使我們更完整。看到這句話,想到了有時候孩子的成長要看他成長的環境是如何的,在教學中也是如此,想要知道孩子對這部分的知識是否掌握要根據他的智力發展和情感體驗。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在以后的教學中不僅僅關注孩子的知識也要多多注意孩子的學習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