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目標:一部人類發展史如何濃縮在一本書中,作者分析的框架是什么,如何加以論證?
閱讀筆記:
第三章:亞當和夏娃的一天
想要了解人類的天性、歷史和心理,就得想辦法回到那些狩獵采集的祖先頭腦里面,看看他們的想法。
演化心理學認為現在人類的各種社會和心理特征早從農業時代之前就已經開始形塑造。即使到了現在,我們的大腦和心靈都還是以狩獵和采集的生活方式在思維。比如“貪吃基因”理論。
智人采集的不只是食物和原物料,同時還有知識。為了生存,他們需要對所在地了如指掌。
采集者之所以能夠免受饑餓或營養不良的困擾,秘訣在于多樣化的飲食。相較之下,之后農民的飲食往往種類極少,而且不均衡。
遠古的采集者普遍信奉泛神論的信仰。任何東西都有其意識和情感,并且能與人類直接溝通。泛神論并不是某個特定的宗教,而是數千種不同宗教、邪教或信仰的通稱。
采集者們做了許多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別是他們還形塑了我們現在的世界,程度之大,出乎意料。
心得:
將我們現在的許多習慣歸為采集者遺傳下來的基因,這種人從哪里來的追溯方式也是少見。但是分析得又讓人信服。只是這一章為啥取名亞當和夏娃的一天,還沒太弄明白。明天接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