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去世前,曾經向王熙鳳托夢,告知了賈氏家族的幾件大事,希望王熙鳳在此之后能夠重視,那么為什么要托夢給王熙鳳呢?她完全應該托夢給她的老公賈蓉,或者是情人兼公公的賈珍,從關系上論,這兩人跟秦可卿更親密一些,而且,賈珍是賈氏家族的族長,賈蓉是賈氏家族的長房長重孫,既然是賈氏家族的大事,托付給他們才更合理啊!
不過,秦可卿作為寧國府的當家奶奶,恐怕也看穿了賈珍與賈蓉的德行,都是沉迷于聲色犬馬的紈绔子弟,要他們去做什么家族大事,基本不可能,如果真托夢給他們,那倒是秦可卿所托非人了,于是,秦可卿想到了王熙鳳。
很多人都可能覺得,秦可卿和王熙鳳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應該是“政治盟友”,在振興賈家這個大前提下,就二人的地位身份和管理才華來說,她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更有著共同的利益,但二人是不是“盟友”,筆者認為不能妄下定論。
雖然王熙鳳是秦可卿的嬸娘,從輩分上論,要長一輩,但是二人年紀相仿,又相處得非常投機,一個是榮國府的“當家奶奶”,一個則是寧國府的“當家奶奶”,對于賈氏家族的未來命運,她們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王熙鳳治家有方,經營管理能力很強,與秦可卿可謂心心相惜,在秦可卿眼里,王熙鳳是“脂粉隊里的英雄”,因此,在秦可卿臨終之際,方才以心腹大事相托,用秦可卿的話說,托付給別人“未必中用”。
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呢?筆者認為,還有至少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對于秦可卿而言的,她非常想擺脫賈珍的糾纏,這是她的心魔,“焦大醉罵”事件后,亂倫通奸之事已經浮在水面上了,但是通過秦可卿個人的力量又無法與賈珍抗衡,于是,她想到了與王熙鳳結為“聯盟”,以制衡賈珍。
王熙鳳去寧國府看望時,專門與秦可卿說了很長時間的話,在《紅樓夢》第十一回中曾經如此寫道:“這里鳳姐兒又勸解了一番,又低低說許多衷腸話兒。”可見二人談得非常投機啊!究竟談了些什么?書中沒有明說,對于兩個“執行總經理”的人物,以及后文推測,談話主題應該是兩個內容,第一,秦可卿本人的感觸嘆息,第二,就是關于賈府和自己未來的打算。
那么,第二個原因就是對于王熙鳳而言的,王熙鳳是一個權力欲望很強的女人,堪稱“女中曹操”,筆者曾在之前的文章中論述,王家在榮國府的地位是顯赫的,由王夫人和王熙鳳兩人執掌榮國府大權(當然了,賈母作為最高掌權者,在關鍵時刻總是會發言的),從個人利益出發,王熙鳳巴不得與寧國府“結盟”,獲得更多的利益,“王鳳姐弄權鐵檻寺”就很能說明問題。
王熙鳳與秦可卿——寧國府的執行總經理,始終保持著非常要好的友誼,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王熙鳳與秦可卿就會結成“政治盟友”,列位看官應該知道,王熙鳳與寧國府的掌權者的關系處理得都非常不錯,王熙鳳與賈蓉始終保持著令人迷惑的曖昧關系,與賈珍尤氏也很要好。
因此,如果說結盟,王熙鳳并不是單純跟秦可卿結盟,而是跟寧國府結盟,也正是秦可卿生病期間,王熙鳳對寧國府的關心,加上賈寶玉的推薦,在處理秦可卿的喪事時,賈珍才把象征寧國府權力的“對牌”交到了王熙鳳手上,才會有了“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的故事。
可見,秦可卿與王熙鳳都有結盟的意愿,不同的是,秦可卿是只想與王熙鳳結盟,而王熙鳳卻是想與整個寧國府結盟,以擴大自己的勢力,于是,秦可卿有了一個錯覺,那就是王熙鳳愿意與她單獨結盟,幫助陷于困境的自己,于是秦可卿便與王熙鳳有了一番推心置腹地情感交流,甚至臨終托夢與王熙鳳,交代了自己對賈府的遠景構想和近期規劃,還有一句暗示全局的詩詞。
那么,秦可卿托夢給王熙鳳,到底都說了些什么呢?筆者總結了一下,總共說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事是關于賈氏家族的遠景展望,希望鳳姐一定要未雨綢繆,她言道:“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詩書舊族了。”
秦可卿建議王熙鳳“趁今日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將家塾亦設于此”,秦可卿此論很有遠見,第一,保住祖塋,以求整個家族根源不斷,第二,設置家塾,以求未來枝葉發展。
第二件事是關于賈氏家族的近期規劃,告訴鳳姐“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當鳳姐追問她是何喜事時,她卻不回答,通過《紅樓夢》的后文,我們可以得出,這里所說的“喜事”,應該就是“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以及《紅樓夢》中的重頭戲“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在第二件事說完后,秦可卿還專門為王熙鳳念了一句詩:“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實在有些讓人弄不明白,很多人認為,這意味著《紅樓夢》的大悲劇,也意味著其中各位女子的悲慘結局。
不得不說,秦可卿的考慮很有預見性,如果王熙鳳與秦可卿真的是“政治盟友”,那么王熙鳳一定會按照秦可卿的建議去進行改革,但是,從《紅樓夢》的故事發展來看,王熙鳳并沒有如此行為,以至于賈府的衰敗,可見,二人之間的聯盟并未建成,只可惜,秦可卿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同時,秦可卿對于王熙鳳的了解還是不夠深入,首先,從王熙鳳的眼光、胸襟和能力而言,她更多的是注重自己的利益和得失,這一點是與秦可卿不一樣的,相反,像三姑娘探春等人,她對賈府垮臺的根本認識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并積極進行了挽救,她才是賈府里真正的“改革家”,而王熙鳳卻沒有革新的能力,更沒有革新的政治敏感性。
其次,從王熙鳳的人物性格而言,王熙鳳作為榮國府的直接掌權者,她個人充滿著對權力和金錢的欲望,霸權、貪財、狠毒、自私,在她的心中,只有她自己的利益,而沒有榮國府乃至四大家族的利益,她逐漸成為榮國府越來越衰弱的催化劑,也正是因為如此,王熙鳳是不可能成為榮國府乃至四大家族的“改革推動者”,秦可卿在天之靈,得知王熙鳳并沒有采取她托夢的意見和建議而行,真不知該做如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