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事1
應該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和重要性
事件:
今天凌晨1點20便醒來,摸摸身邊的兩個小寶貝睡的香甜,挨到三點左右還是睡不著,便起身去陽臺聽會課,6點左右天光大亮,聽到樓下廚房傳來鍋碗瓢盆的聲音,是婆婆在做飯了。實在疲倦的狠,便又回房間陪孩子躺下,7點左右被婆婆叫醒,給端來了飯菜催促我快吃。7點起身洗漱,兒子醒了,眉眼彎彎的看著我笑,小手抱成拳頭翻過身來尋奶吃,女兒繼續四仰八叉的睡著,被子早已踢飛。喂完兒子,便起身洗漱,簡單刷牙洗臉,復又回房間。兒子咿咿呀呀的叫著,孟一看嚇一了跳,女兒橫著睡在床中間,腳丫蹬在弟弟的臉蛋上,怪不得小家伙不樂意了。8:00~9:30給倆孩子穿衣、洗漱、喂飯。9:30弟弟又睡著了,女兒想讓我陪她玩,但我想著趕緊把午飯準備好,這樣有更多的時間陪她,9:30~10:40一直在煮飯,女兒在院子里玩土、玩水,跑來對我說了好幾次,希望媽媽能陪她玩。
錯誤點?
①早起1小時應該立即執行“早起的奇跡” 即使只用6分鐘也要執行;
②吃過早飯時,天氣涼爽。這時候兒子睡著了,9:30~11:00固定的1.5小時應該全心全意陪女兒,30分鐘用來早教(語文:讀兩個繪本,跟讀2首唐詩;英語:學一節linguim),1小時大戶外騎自行車,滑滑板、踢球,飛盤(一切可以調節放松眼肌的運動,女兒遠視儲備不足,如果宅在家眼睛極有可能近視)。
怎么辦?
①若是不想只做全職媽媽,可以做到只工作不上班請堅持執行“早起的奇跡”
②從長遠考慮給予孩子早教和陪伴是重要且緊急的事情,給全家人做飯是緊急不重要的事情。做事情前先在腦子里畫一條十字線,分清該件事屬于哪一類,重要性如何,有選擇的去做,不要不動腦子,抬屁股做決定。
錯事2
下午5點左右鍋里悶著豬肉燉豆角,這時兒子醒了,要換尿不濕。我便離開廚房給孩子換尿不濕,從生完孩子便記性差的厲害,換完尿不濕又給孩子喂奶,把煤氣灶上燉著肉的事忘個干干凈凈。等到廚房里黑煙滾滾才想起來,菜和肉糊在一起成了黑炭,鍋差一點燒壞。
錯誤點?
明明知道記性差,離開廚房的時候要記得關火關水,否則就會發生水漫廚房,菜成黑炭的慘痛教訓。
怎么辦?
記住一句話,人走關水關火!
錯事3 打孩子吼孩子
事件3:
上午天氣熱,女兒把褲子上衣全部脫掉,丟在地上,麻溜爬上她奶奶的床轉進被窩,我好說歹說就是不穿衣服,婆婆從田里回來,也是幫著一起數落讓孩子穿衣服,并搬出小叔叔如何聽話,小時候從來不脫衣服,光屁股。我一股無名火上來,不知道是生婆婆的氣還是生女兒的氣便用蒼蠅拍抽了女兒幾下,女兒一邊哭一邊穿衣服。
下午我一邊做飯一邊哄弟弟,女兒在院子里玩水、玩土,把婆婆花盆里的土挖出來,倒在其他花盆里,裙子拖在水盆里全濕了。我忙不過來,又氣又急,便吼她讓她不要玩,女兒便抓一把泥土拋向我切菜正對的窗戶,濕漉漉的泥土粘在窗戶上,我氣極便又上去擰她屁股,女兒笑嘻嘻跑開了。
晚上我在樓上哄弟弟睡覺,女兒吵吵鬧鬧在一邊唱歌,在床上蹦蹦跳跳,我說先讓她下樓或者去陽臺玩會,弟弟睡著我就去陪她,偏不。弟弟睡著被吵醒,睡著被吵醒,反復三次,她又挨打了。哭唧唧穿鞋下樓,一邊走一邊念叨煩死了......
錯誤點?
①女兒2歲10個月,正是“麻煩的兩歲,可怕的三歲”時間段,她喜歡玩水、玩土,是因為在探索這個世界,我應該給她給多的寬容和耐心。
②孩子朝我拋泥土和石塊是因為想要吸引媽媽的注意,自己的需求遲遲得不到滿足,媽媽的注意力全在弟弟身上,女兒情緒很激動,煩躁。以后女兒需要什么要抱著弟弟第一時間去安撫她。
③在孩子滿前一定要情緒穩定,我一生氣便會說“煩死了!討厭死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2、3歲的孩子正是喜歡模仿的時候,作為媽媽,一定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且末再影響到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