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007戰友有一場關于知識營銷的大討論,起因是這位戰友和一位課程收費近20000元的網紅老師的一場交流。這位網紅老師的觀點:
內容輸出,其實是自己學習而已。粉絲變現,那是營銷。市場上同質化的知識內容已經很多了,粉絲不是為了你的知識來付費的,而是因為你的營銷。
知識付費,不是有知識的人做的,而是會營銷的人做的。知識容易找,互聯網營銷難。
知識變現不是學習思維,而是產品思維,需要學習的是另外一套模式的東西。
一句話總結:知識變現就是營銷。
第一次聽到這位網紅的言論,很顛覆我的認知,一開始不認可這位網紅的觀點,甚至抵觸。
我們寫作不就是為了提高自己,通過輸出來幫助別人嗎?加入007,一口氣給自己批發了7年的寫作任務,就是為了提高寫作能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可這位網紅的觀點,似乎就是告訴你:你寫作就是為了錢。
突然不知道如何寫作了,整個人都不好了。
但經過認真思考,雖然痛苦,我還是認同了他的觀點:知識變現就是營銷。
更準確地說,他的觀點與我的認知不矛盾,只是拓展了我的認知。
這個轉變的關鍵是:我想明白了什么是營銷。
笑來老師說:判斷一個人聰明與否就是看他的概念是否準確。
想明白了什么是營銷,就根本不用糾結于營銷,更不用糾結于如何寫作。為什么呢?下面慢慢道來。
營銷的本質就是讓別人知道并認可你的產品。只要你做的事有這個目的,不管你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是營銷。
這里的產品可以是一個商品,也可以是一個品牌一個組織,還可以是一個人。
營銷分為廣義的營銷和狹義的營銷。我們常說的營銷是狹義的營銷,也就是產品營銷,包括知識產品。而更廣義的營銷,是對人的營銷。
哪些行為屬于人的營銷?
所有社交都屬于營銷,只要希望得到讓更多的人的更大的認可,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是營銷。
和朋友聊天,是營銷;發布一條朋友圈或者公眾號文章,也是營銷;追求女孩子時拼命地掙表現,更是營銷。
按規模來分類,有團隊營銷和個人營銷。公司的營銷部門,或者是大的公眾號,就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團隊營銷。
按主觀意愿分類,有主動營銷和被動營銷。
你只是做了自己覺得該做的事,結果被別人看到了,這就是被動營銷,無欲而為。
生活處處皆營銷,只是有的意識到了,而大部分的,沒有意識到。
比如舒小敏同學只是出于自己學習的目的每期點評10多篇文章(要求是2篇),結果被我看到,我又發到星球里。對于她,就是被動營銷,她本人是沒有往這方面想的;對于我,我是主動宣傳,但也是被營銷,我也沒有營銷的想法,只是覺得是好事就發出去了,但實際效果是,更多的人知道了她做的這件好事,更認可她這個人。
所以,一言一行皆營銷。只是我們聽到”營銷“這個詞心里有點不舒服而已。
清楚了營銷的概念和本質,緊隨而來的問題:什么是成功的營銷?
成功的營銷,就是讓更多的人更認可你。
霞姐經常給我們安排任務,雖然是壓榨我們,但也達到了營銷的目的:我們更認可這位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霞姐。
為什么有的人我們覺得靠譜,有的人不靠譜。因為他所有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展示自己,都是營銷。最后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人的營銷最終結果就是別人心中對這個人的判斷:靠譜 or 不靠譜。
回到寫作的話題。
只要文章發布出來,無論是通過簡書還是公眾號,只要希望發布出來讓別人看,就是營銷。
如果你寫的足夠好,有人愿意和你商業合作,推廣你這個公號,那就是個人營銷+團隊營銷。
如果你的粉絲比較多,有商家讓你寫軟文推廣他們的產品,那你就在營銷別人的產品,同時也是在營銷自己的公號,更是在營銷自己。
不要糾結于營銷與否,我們就大大方方的承認好了,我就是在營銷,生活處處皆營銷,Who care?
咱們現在的重點是修煉”九陽神功”,做最好的自己,寫最好的文章。
想想馬云拍《攻守道》,這是馬云拍的第一部電影。但馬云一出手,就是全球最頂級的三大武指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聯合指導,就是全球所有頂級武打巨星包括李連杰、甄子丹、吳京、托尼·賈給他當配角,被他打。什么原因?
因為馬云煉成了”九陽神功“。
就象《天龍八部》里的鳩摩智和段譽,打通了任督二脈,有了強大的”內力“,學任何其他絕學都會很快。
也許,這位網紅老師沒有告訴咱們他為了提高內功下了多少功夫,沒有告訴咱們他在老師崗位上磨煉了多少個年頭。
所以,不要去羨慕別人的強大營銷了。等咱功力到了,再去潛力研究營銷也不遲。
也許那個時候,有人愿意專職為你營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