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音樂反擊戰

背景:

在QQ、蝦米等大肆回收版權,發動版權戰的同時無所不用其極,以卑劣手段從網易云收割用戶。如以文本形式導入網易云歌單。作為深度用戶的我,不得不承認,第一時間去嘗試了這個功能,卻未得成功。原因是客戶端不支持crtlA+crtlC操作,所以此等操作無法動搖網易云忠誠用戶!但不可否認,的確會流失徘徊于網易云QQ音樂的用戶。

作為技術出身后轉行市場的我來說,從技術角度看,音樂評論毫無技術含量,但隨著體驗加深,評論伴隨你喜歡的音樂,形成了一種音樂文化。這也奠定了網易云的忠實用戶和業內地位。深耕細作的歌單是網易云的第二大利器。但既然從技術上好實現,就注定好移植到其他平臺,所以才有QQ音樂這種擦邊球操作。

接下來說QQ音樂,具有的各種裝X音效操作,版權也是財大氣粗,從這兩點來說網易云略顯單薄。至少從現象級節目中國有嘻哈,QQ吸了不少粉。在中國有嘻哈后,我同時使用這兩款音樂軟件。在特定情形如跑步,運動,更傾向用QQ音樂聽某幾首特定的歌,并且潛意識覺得音效牛X,可以裝。而獨處時用云音樂,更像一種心靈寄托。

且不論這兩者孰高孰低,單從網易云擅長的方面入手,如何讓已有粉絲更爽的前提下,收割市場上小白用戶,甚至從對手那里搶人?

優勢:

我們之前說了,云音樂的優勢不來自多重音質,也不是依靠版權,那么優勢在哪?非天時地利,乃人和矣。具體來說

1.目前市面上音樂軟件,玩成文化的,只網易云一家。別的都是工具,工具效果再好,也是工具。而文化會深入人心,不知不覺已成為心智的一部分。

既然云音樂是一款打入心智的產品,那就需要滿足心智中最需要的部分——社交。舉例,無論學習、健身,開始前都要清楚自己處于什么level,想要達到什么目標。聽音樂也是如此,

為什么不設計一套或者N套Music Level&tastes tests.不論新加入的用戶,老用戶,通過測試可以知道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喜好范圍,某些科學的甚至是我們自己創造的音樂概念。

不僅如此,通過喜好匹配,建立社群,定期組織線上線下主題活動,比如按明星分類的可以做主題K歌;建立個人聯系,自愿的用戶可以為Ta推薦喜好相似的朋友。人們聽歌時遇到喜歡的歌,都會有迫切的表達欲和被認同感,如果當時能得到同好的共鳴,將會是極大的滿足。

當然這個度也要控制得當,僅限于音樂部分社交最大化。尊重用戶其他方面的隱私與空間。

2.既然歌單火到爆,既然評論傳金句

那就應該把歌詞、歌單和評論以品牌宣傳的形式做延展。

(1)網易云音樂歌單主題手帳。搖滾款,流行款,民謠款,Jay款,Eason款等等

(2)根據個人歌單生成歌詞本。1是增強參與感,用戶可以DIY曲目,生成電子歌詞本。2是可以打造成愛不釋手的小冊子。每個歌詞本是一個專屬ID,可以限量,為用戶打印成冊。在聽歌的時候捧著專屬歌詞本,對用戶來說是一種享受。

(3)場景化合作營銷。

比如與單車合作“難離難舍想抱緊些,茫茫人海好像荒野——陳奕迅《單車》”

比如與可樂合作”可能你不快樂,可我要你快樂——《可樂》from網易云”

一些其他的點:

目前接入的歌手演出信息,可以同步更多的歌手,更多音樂里,是粉絲購買力比較強的部分。

自有音樂人、主播的挖掘,與制度完善。

會員結構更加立體化,完善高階會員福利,豐富周邊產品。


我:

網易云id:大帆帆0517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