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可見,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面對新形勢新發展新任務,黨員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要善于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調查上“挖深井、找活水”,在研究上“下功夫、摳細節”,在實踐中“接地氣、沾泥味”,真正“調”出成果、“研”出成效,進一步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
? ? ? 要科學充分預研,用心做實調研基礎,把握調研“準度”。“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調查研究工作同樣如此。深入基層調研前,只有要做好充足的預判和研究,才能確保調查工作更加高效有序開展。要立好調研“風向標”,緊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需要解決的問題等,事先確定好調研主題、方向以及預期實現的目標,把握好調查的手段、方法,防止就事論事甚至本末倒置。要構建調研“資料庫”,梳理歸納書面材料,梳理出基本情況、基礎數據,熟悉黨在基層的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做到心中有數。要明確調研“問題單”,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梳理歸納問題訴求反映,備足方、把穩脈、切中害,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看,在理清“千絲萬縷”中推動調研高質高效。
? ? ? 要深入一線摸查,用心做到人民至上,提升調研“溫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層群眾是各類政策制度的體察者,各類政策落地實施時所呈現出的矛盾點、問題點只有人民群眾體會最真切、感受最直接。為此,用腳步丈量出來的調查研究才更有泥土氣息,有群眾聲音的調查結論才更有說服力,才能真正聽真話、察實情、出硬招。要牢記宗旨,踐行群眾路線,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群眾經驗、呼聲中尋找“最優解”。要身入基層,深入田間地頭、穿梭樓宇網格,通過“壩壩會”、入戶交流等方式,和群眾“心交心”,精準掌握“第一手資料”。要心入群眾,以“小學生”的姿態,虛心、耐心地感受民生、總結經驗、汲取智慧,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中了解群眾所思、把穩調研方向、找準發展之策,在走遍“千門萬戶”中知實情、想實招、辦實事。
? ? ? 要堅持結果導向,用心做好成果轉化,夯實調研“效度”。調查研究工作的成敗在于是否取得實效,在于是否做好調研成果轉化,要在調查中尋找破解矛盾的“金鑰匙”,在研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良藥方”,在政策落實和成果轉化上下“狠功夫”,切實寫好調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要在分析研究上“更深一步”,認真研究分析調研得來的大量材料和情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掉無效信息、理清邏輯鏈條,從繁雜問題中把握規律性,從反復問題中找到周期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傾向性,把真實情況提煉出來、把正確觀點總結出來、把問題短板揭示出來、把意見建議梳理出來。要在成效落實上“更實一步”,將調研研究的經驗和結論成果轉化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決策部署,轉化為能落地、真管用的具體措施,在落實上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真正做到讓調研成果體現在解決問題的成效上,在踏平“千溝萬壑”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