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整,麓山寺。一個當值僧人手持木槌,一邊行走,一邊重重敲打手中的木板,很快,其他僧眾們聞聲趕來,在大殿前整理衣冠,魚貫而入。一時鐘鼓齊鳴,縹緲梵唱將整個寺廟籠罩,和著陣陣蟬鳴,傳出山門去。
岳麓書院,麓山寺,云麓道宮,一山藏三教。
有意思的是,遠在武漢大街小巷叫賣的長沙臭豆腐,這里見不著,倒是滿山都在賣菩提子。商販甚至把攤子都擺到道宮門前去了,錄好的廣告反復念著阿彌陀佛,而道爺,則悠閑的躲在樹下納涼,笑瞇瞇的跟攤主聊天。剛才在岳麓書院的中國書院博物館里,除了孔圣人的畫像,還看到一副巨大的油畫,是由李自健畫的星云大師。
進則儒,退則道,隱則佛。出世與入世,有時也只是一念之間,因人因時因事而變。
如今,傳統語境里面,寺廟道觀的香火依舊,而文脈之地倒是冷清多了。在岳麓山,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或者因為有著湖南大學在外圍包裹,讓人感覺與一般的故居遺址有些不一樣,那種熟悉的清新文氣,是實實在在留存著的。
在這里,“圣”“賢”“斯文”“人才”“倫理”等屬于禮教傳統的術語,一個個很是鮮活,于亭臺樓閣不經意的角落里,將人帶回到一種屬于過去的傲氣里。
門前,一位學生問身旁的長者,您以前來過我們書院嗎?長者回答,來過的,不過時間已經過去很久,現在貌似又有了一些修繕。學生點頭,輕聲將這些年書院的變化娓娓道來。一位華人引著一群外國參觀者向講堂走去,一路神采飛揚,用英語在給大家介紹著。三五個身著學士服的學生,在留影,活潑的氣氛讓古老的書院生動起來。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
安靜的講堂右側,有一個小小的書店,售書的姑娘旁若無人,戴著耳機,深情演唱一曲。一位老人,扶著眼鏡,倚門觀書。門外百泉軒前的井旁,一個小朋友自玩自樂。一個個游客經過,自覺放慢腳步。
夏至時節,一場雨如約而至。雨水洗過樹葉,山林通透起來。印象最深的,是在尋找云麓道宮的路上,看到一中年男子,一手牽著他媳婦,一手牽著他老娘,小心翼翼走在滑漉漉的山路上。經過,相互微笑。(完)
圖文|石海 ? ?地點|湖南岳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