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幽風(一) | 楊貴妃可能從這里東去日本!

文 | 又七夏

古道幽風

在遼闊的中國土地上,始終存在著一些變量,它們有些因為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只存留在人們祖祖輩輩的口耳相傳之中;有些則被新一代的變量所消磨與替代,只有散落著的零磚片瓦訴說著曾經的輝煌,成為人們懷幽思古之地;而有些則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隱藏在具有原始風貌的偏遠之所……然而,無論是哪種,這些鮮為人知卻綺麗卓絕的變量卻始終不甘寂寞地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召喚著人們前行。

這其中,便包括自先秦以來,綿延三千余年而至今依舊散發著神秘光芒的古蜀道。

作為溝通全國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西南臨近國的要道,在交通不甚發達的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蜀道在我國歷代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蜀道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而現在通常意義上的蜀道是指從漢唐首都長安穿越秦嶺、巴山,到四川成都的道路。由漢中而分,有南段、北段,共七條。以漢中為中心,北面有迤邐而來的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和陳倉道,南面有通連四川的荔枝道、米倉道與金牛道。

在漫長的三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中,無數的政客商賈、文人兵卒甚至皇親國戚行進在條條古道之上,他們留下的大量的城池、建筑、棧道、詩歌和傳說,與奇特珍貴的自然景觀一起,沉淀出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構成了獨一無二的蜀道文化。我們將追尋歷史的步伐,跋涉于古道之中,且聽風吟。


儻駱道:生命的穿越?

巍然挺立于中華大地上的莽莽秦嶺,自古便是關中平原與漢江平原的天然屏障,形成了“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艱難險阻。

古人用自己智慧開辟出條條道路,穿越秦嶺,超越黃鶴與猿猱,使關中與西南,相互抵達。從關中入蜀的七條古道中:儻駱道無疑是其中最便捷、最險峻也最具柔情的一條。


古人用自己智慧開辟出條條道路,穿越秦嶺,超越黃鶴與猿猱,使關中與西南,相互抵達。


“千年煙云千年風”

儻駱道,是古代長安翻越秦嶺通達漢中、四川的驛道。因自長安駱峪翻越秦嶺后南出漢江支流儻水河谷,故而得名。

儻駱道全長240公里,其大致走向是從西安的周至縣駱峪口金山,逆黑河支流陳家河上游翻越老君嶺,沿八斗河、大蟒河谷上行,溯黑河西源越秦嶺至都督門,再向西南翻越比秦嶺分水嶺更高的興隆山到達洋縣的華陽鎮。

儻駱道是一條溝通南北的捷徑,更是一條奇險無比的道路。

它要翻過五六座海拔接近三千米的高山,從老君嶺到都督門之間,道路一直沿著太白山南側迂回,上上下下,極為艱難。

“直到現在,從西安往漢中的飛機航線,仍依儻駱道的線路飛行,足見這條古道的直接和優選。”,

青山依舊憶山風

從周至駱峪口進入儻駱道,是從京都長安南下穿越儻駱道的第一站,這里古稱駱口驛,現在則是駱峪鄉政府的所在地。

行至厚畛子,便來到了“驢友”們心中的天堂。這里是西去周至老縣城的要道,也是攀登太白山的始發,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老縣城是儻駱古道的一個重要據點,北來周至,南去漢中,老縣城居中間,是人們往來的必經之地。隨著儻駱道的荒廢,曾經繁華一時的老縣城也逐漸變成了清凈之地,世外桃源一般地偏居秦嶺腹地之中。葉廣芩的一部《老縣城》讓這個靜謐之城陡然聲名鵲起,尋訪的人多了,老縣城依舊用斑駁滄桑的城墻廟宇向來人訴說著這里的曾經。

老縣城往西,便到了都督門。都督門曾經是屯兵要塞,是商賈匯集之地,也是儻駱道的心臟部位。與老縣城一樣,這里的交通依然十分不便,唯有徒步才可抵達。但也正因為如此,都督門與老縣城才能歷盡千年風雨依然屹立如昨。

從都督門往南,走三天時間,抵達華陽鎮。洋縣華陽是儻駱道上的重鎮,記錄了滿滿的歷史。華陽古鎮留下了無數商賈政客的腳步,這里也曾是唐朝德宗、僖宗兩位南避漢中途徑之地,后來,成為紅二十五軍創建的革命根據地。


周至老縣城


洋縣華陽古鎮


幽幽古道幽幽情

穿越儻駱道,除了感受到遂谷深林、層林疊嶂的自然風光,一段段似有還無、亦真亦假的傳說,更為這條山間古道平添了重重迷霧。

殷家坪的殷娘娘廟是儻駱道上的一處重要標志,

相傳殷家坪有位殷家姑娘,曾保護劉秀躲過追兵。村民們在高高的嶺上為她修建了一座廟,等待勝利歸來的光武帝來迎娶她。可惜殷娘娘廟再高望得再遠,她終究還是沒有等來接她的人。

殷家姑娘并非留在儻駱道上唯一的女人。

公元784年冬,唐德宗李適為了躲避兵變,經儻駱道逃難漢中,德宗皇帝的女兒唐安公主過了儻水河不久,就不堪艱險暴斃而亡,年僅23歲。于是,唐安公主便葬在了儻駱道道邊的馬暢鎮,稱為“安冢”。

唐僖宗李儇因避黃巢兵變,從儻駱道亡命奔逃。相較于他的祖爺爺李適,李儇更加窩囊,是偷偷溜出皇宮的。同樣冬季出行,沒有大臣作陪,可以想見在寒冷如冰、險峻奇絕的儻駱道中,李儇承受他人生最痛苦的一次穿越。

傳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在陜西興平馬嵬坡被逼上吊的,只是一個替死鬼。38歲的楊玉環偷偷從儻駱道上逃亡了。玉環穿越儻駱道,沿漢江達長江,到揚州,在揚州改名換姓為太真,后飄洋過海去了日本。如今,在日本一個叫油谷町的小漁村,還有一個據說是楊貴妃安葬之處的二尊院。

在楊玉環逃亡儻駱道五十年之后,周至縣尉白居易遠望腳下的儻駱道迤邐而去,創作出了感天動地的愛情史詩《長恨歌》。“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似乎正是對此次事件的暗合。


老縣城

真實的歷史當然已經無從可考,這個唐朝皇家不能言說的秘密,將成為一段永不破解的千古之謎。但相信,在那個冬季,若能從艱難險阻的儻駱道完成生命的穿越的楊貴妃,定是洗去了萬般鉛華,做到心中無欲也無畏了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