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了古典老師的《拆掉思維里的墻》,長成為自己的樣子。自己已經參加工作十年了,在這本書中看到了很多似成相識的地方,更加理解了心智模式的重要性。反觀自己的過往,懶惰是真正的劣根性。不是指的經常遲到,工作不積極,態度馬虎,而是指的生活、工作中自己往往跟隨感覺走,主動放棄了元認知,不愿意思考,不愿意規劃,怕麻煩。正是這樣的自己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成長的機會。
這周收獲最大就是結果思維的心智模式。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往往體現了這個人的高度和價值。再確定每天的三件事時,剛開始只是寫下了要做的事情,但具體是為了做而做還是要達成某個目標,并沒有表達清楚,內心也不清楚,這就導致了做完之后沒什么效果。現在在確定每件事時,我都會跟自己反復確認要做到什么程度,要達到什么目的。比如說健身,以前只是說要去鍛煉一小時,并沒有量化,結果肯定效果不明顯。現在就具體多了,比如跑步機熱身15分鐘,速度5,持續3分鐘,速度7持續10分鐘,速度5持續2分鐘;推胸器6組,27Kg,每組12個等等,按照這樣的方式量化追蹤,根據進度不斷加碼。
最后,感謝古典老師在微信中分享的如何選禮物的文章,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