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果做一個街頭采訪,問一個父親或母親最愛的是誰,相信他們內心最真實的答案很多都是孩子。
? ? ? ? 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愛向來十分深厚,愿意為孩子做所有事情,把所有的愛都給予孩子,對孩子寄予無限的期望。
? ? ? ?但是,很多時候卻事與愿違,每次去校門口接孩子,都會看到一些孩子一出校門就把沉重的書包甩給爺爺奶奶,自己則大口吃零食或與同學嬉戲,完全不顧彎著腰吃力走在身后的老人。
所以,什么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 ? ? ? ?這成為困擾很多父母的問題。
? ? ? ? ?其實,孩子一降生,就自帶一本愛的收支賬簿,如果我們一味將愛塞給孩子,讓這本賬簿全是收入,沒有支出,那么這些愛就淤積了,反讓孩子無法感到別人的愛,更無法將自己的愛播散出去。
? ? ? ? 要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的獨有財產,總有一天他將踏入社會,成為一個公民,一個職員或一個老板,一個伴侶和父母……如果不懂得去愛,又怎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自己的幸福呢?
? ? ? ?對成人來說,接受孩子的愛是幸福的、快樂的;對孩子來說,給予別人愛,別人能理解、能接受、能感悟到,比接受成人的愛更快樂!
? ? ? ? 然而,我們許多的父母,卻把孩子愛的機會壟斷了,愛的權利剝奪了。
? ? ? ?有這樣一個故事,寶寶過生日,媽媽切了一塊蛋糕給他,寶寶很懂事地遞給奶奶,奶奶受寵若驚地抱著寶寶說:“寶寶真乖,奶奶不吃,寶寶吃吧。”一年以后又過生日了,媽媽切了一塊蛋糕遞給奶奶,寶寶馬上就嚷開了:“奶奶不吃,全部都是寶寶的,你們誰也不許碰!”
? ? ? ? 這個故事讓人感覺很無奈,假如當時奶奶接過了寶寶這“愛心蛋糕”,恐怕事情也不會變得這樣讓人尷尬,寶寶也不會變得如此自私。所以當孩子自己對于“愛別人”有了朦朦朧朧的認識時,家長千萬不要扼殺這純真的幼苗,應該愉快地接受他的愛心,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付出愛是一件讓大家都感到溫馨的事情。
? ? ? ? 愛是一種感受。一個人在被他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一個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的偉大,于是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意。
? ? ? ? 今天,看到了華為的一個視頻,一位權威的兒童腦瘤專家受邀出國為一位患兒做手術。他的女兒把自己的玩具小熊給他,讓這個小熊替自己保護爸爸。
18種家庭,培養出18種孩子,令人深思
? ? ? ?家庭環境到底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答案是:會的。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孩子,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
1、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2、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
3、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4、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憐憫之中,他就學會了屈辱。
5、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冷漠。
6、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學會了攀比。
7、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忙亂之中,他就學會了慌張。
8、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嘗試。
9、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耐心之中,他就學會了等待。
10、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恩。
11、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尊重之中,他就學會了平等。
12、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信任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13、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自主之中,他就學會了獨立。
14、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學會了慷慨。
15、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16、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樂觀之中,他就學會了堅韌與自信。
17、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學會了平靜而踏實的生活。
18、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把這個世界看成一個好地方。
有什么樣的環境,孩子就有什么樣的活動,進而就有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