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我總想到有關“改變”的一些事情。
蝸牛與黃鸝鳥的歌,我上班每天都唱,但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什么。看文章的你,對它有什么感悟嗎?
車,改變工作模式
我說:我現在的生活,沒必要買車,買車還要負擔一大筆費用,何苦呢?
我老公說:看上去現在買車是負擔,但可能因為買了車,我可以利用車鏈接到更靈活的工作機會,從而鏈接到更廣闊的朋友圈子,甚至生活或工作的模式也由此改變,也未可知。
感覺這是窮人跟富人的不同思維模式啊。
學校,改變格局
前幾天去親戚家拜年,有個親戚問我老公要不要讓孩子上國際學校,說現在有些條件還不成熟很糾結。
我老公說:不是要等到所有條件都齊備了之后才去做一件事,而是有了可能就開始做,做著做著資源就越聚越多,然后就成啦!
比如我們家,我和老公都是月入幾千的老師,還要供房子供老人,送孩子上國際學校肯定是奢望。但因為原來學校的狀況越來越差,幾個志同道合的家長幾經努力homeschool也沒有搞成,后來考察了現在的國際學校,雖有瑕疵但可以接受,于是給孩子報了名。隨后我老公也去學校申請工作并成為了老師,做為福利,孩子的學費也有優惠。于是才有了現在的收獲:12歲的孩子身高已經超過我;上個學期拿了一個棒球聯賽冠軍、一個賽車冠軍(這兩個都是團體賽)、一個美國數學競賽一等獎;期末的考試一個第二其余第一(雖然學校不排名不提倡比較,但努力了獲得好成績還是非常開心的);我們不用陪伴寫作業,當然提醒和關心還是會的;周末我們有時間一起去穿越岳麓山、一起在公園晨練、一起約小伙伴做“發現長沙”的系列探索活動(中斷了,爭取繼續)…
。
參與,改變我的狀態
昨天,我007寫作群的戰友邀請我一起助力我們群的周年慶典,我抱著觀望的態度答應試一試。進群一年多來,我幾乎不參加群里的活動,只埋頭自己寫寫寫,這次慶典活動,我也沒有太多熱情。但是當我和戰友們一起討論流程,我感覺思維慢慢被打開,想法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今天我用很短的時間就出了一篇很有感召力(自認為)的文案,我感覺自己變得激情澎湃、活力滿滿。
是什么改變了我?
我感覺:改變,發生在做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它不是我事先安排好的、預料到的,而是做著做著,靈感來襲,機遇來臨,改變由此發生。正所謂:機遇留給有準備的人。
因為這做的過程中,我們會聚焦目標;而在等到時候,注意力則會被分散。
不要等到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才去做那件事。可以先開始嘗試,慢慢的過程中條件就可能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