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閨蜜,叫甜甜。
從小跟我性格大不一樣。
怎么說呢?
我是屬于“乖乖女”型,生活學習從不需要父母操心。從小到大,被人夸得最多的就是“懂事”。會看大人臉色,知道做什么能讓大人開心,讓別人對我放心。
大學畢業就找了份“正經工作”,到了年紀就結婚生子。
生活按部就班,一帆風順,波瀾不驚。
而她不一樣,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比較“作”。
甜甜很聰明,學習成績一直特別好,跟我不相上下。而且我們有相同的愛好,就是喜歡畫畫。
在我們那個年代,學習是唯一“政治正確”的事兒。所以畫畫就成了不務正業。
她經常上課的時候偷偷在書本上臨摹日本漫畫,課本上的插畫人物被她涂改得面目全非。
高考的時候,我在老師的建議下,挑選了一個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因為老師分析這樣“穩妥”,而我,也習慣了聽話。
雖然自己也挺喜歡畫畫,卻不敢提出考美院,因為在家長和老師的眼里,考藝術類院校,是成績不好的“壞學生”不得已的選擇。
為了父母的面子,我不能選。
而甜甜不一樣,她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管自己的感受。背著父母,填了自己喜歡的志愿。
雖然父母很生氣,但她先斬后奏,父母拿她也沒辦法。
本來文化成績就不錯,她很輕松就考上了全國排名前三的美院。
理所當然的,她如愿以償的去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了。雖然父母不高興,但她自己高興啊!
而我,成績還比她好一點點,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實在激烈,最后只去了一個普通大學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雖然我不開心,但是父母很開心。
經過這件事,我第一次開始羨慕她,也許“作”并不是一件壞事,至少能按自己的心意去選擇。
甜甜大學畢業后,順利的簽了一家游戲公司,給游戲畫原畫。
對于同年畢業的我來說,她的起薪就是我的幾倍,專業對口,還做著有興趣的事,羨慕的我不要不要的。
按理說,她應該踏踏實實安定下來了吧?
歐漏,她再一次讓家人朋友大跌眼鏡!
在游戲公司工作三年,已經做到美術總監的她,一聲不吭的辭職了!
作什么妖啊?我當時特別不理解。
我,做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拿著微薄的工資,整天還患得患失,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被領導炒了魷魚。
她,工作穩定,工資又高,怎么就不知道好好珍惜呢?
“我想做自由插畫師,畫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是客戶指定的東西。”面對我的不解,她只是云淡風輕的吐出這句話。
“你這就是作,放著高薪不要,你知道做自由職業者有多難嗎?沒有穩定的收入,你靠吃土去追夢啊?”我給她潑冷水,等著看她鬧夠了,乖乖滾回去上班。
半年后,她卻在插畫圈闖出了一點名堂,收入漸漸高起來。最近還開了自己的工作室。
不過工作室剛剛穩定,她又要“作”起來了,跟男朋友弄了個房車,說是要自駕周游世界,用畫筆記錄下一路美景,爭取回來的時候出本書。
為了慶祝她離夢想又近了一步,她請我出去喝酒,喝到微醺,她問我:
你知道為什么我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你總是委曲求全嗎?
我說:還不是因為你運氣好唄。
她笑了:當然不止是運氣。人們總是喜歡簡單的把成功或失敗歸因于運氣,其實不是。我之所以敢去追逐自己的夢想,是因為我不害怕失去已經擁有的東西。而你固守著擁有的東西,失去一次次得到更好的東西的機會。你一直覺得我是“作”,愛瞎折騰,其實我只是比你多一些承擔后果的勇氣而已。
我仔細回憶了一下,還真是。
高考的時候,因為我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想失去家長老師的肯定,而失去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的機會。
工作的時候,因為怕失去穩定的工作,而失去挑戰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的機會。
就這樣,在一次一次害怕失去的糾結中,終于活成了一個普通老實人的樣子。
而甜甜,因為不怕失去,不在意別人不理解的目光,不停挑戰,而活成了她自己喜歡的樣子。
她活得比我好,正是因為她比我“作”。敢“作”敢當,因為敢于承擔后果,因為敢于放下過去,所以得到更多的機會,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的雙手一直抱著錯誤的過去,哪能騰出雙手來擁抱更好的未來呢?
最近大火的《戰狼2》你們都知道的吧?
上映僅四個小時票房就破億,據今天最新票房統計,已經20.99億了。
是不是看著別人賺得盆滿缽滿,覺得別人運氣好好哦。幸運之神為什么總是在眷顧別人?尼瑪什么時候才能瞄我一眼呢?
但是,要不是吳京當初敢于失去的勇氣,哪有今天的輝煌?
由于不被投資方看好,《戰狼2》總投資的1.5億中,有8000萬是吳京的個人積蓄, 吳京為了籌錢,將自己的別墅抵押貸款了。
都擁有別墅了,生活已經很安逸了,還折騰啥呢?賣了別墅拍電影,這不就是“作”嗎?
可是不這么“作”一下,吳京大概也不知道自己拍的電影能這么成功吧?據說當初估計是票房10個億,如今已經翻了一倍。
所以,如果你有夢想,不滿意生活現狀,不妨“作”一把,任性一次,折騰一回,也許會失去,也許得到更多,誰知道呢?這不正是未來迷人的地方,如果生活一眼就望到底,那還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