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征雅令窮經(jīng)史,醉聽清吟勝管弦。開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要做好防工作。經(jīng)常能在史料中看到某些歷史人物出場時拖家?guī)Э冢袝r候會提及其宗族,但留名史冊者寥寥。本篇來看看三國時期的管姓人物。
之前在寫管承的時候,就已經(jīng)順帶提過了三國時期的管姓人物們,稍事增補(bǔ)列個名單:管寧、管邈miǎo、管貢、管輅lù、管孝國、管季儒、管辰、管統(tǒng)、管亥hài、管承、管篤。把這些人物挑出來是因為注意到其中大部分是來自青州,或者曾活躍在青州,也是考慮到他們可能有所關(guān)聯(lián)。
管寧、管邈、管貢這三人應(yīng)該放在一起說,管寧是青州北海朱虛人,后人耳熟能詳?shù)臐h末名士,以德行與學(xué)識著稱。管寧、華歆、邴bǐng原被合稱“一龍”,曹魏數(shù)代君主的征辟都被管寧拒絕了,因此也被稱為“獨行君子”。雖然管寧年少時家境貧寒,但管寧是有宗族的人,同族兄弟想要接濟(jì)還被他拒絕了。
“年十六喪父,中表愍其孤貧,咸共贈赗,悉辭不受,稱財以送終”——《三國志·管寧傳》
漢末同宗之間有著很強(qiáng)烈的聯(lián)系,各地方整個宗族叛亂屢見不鮮,這種時候他們就會被稱為“宗賊”、“宗部”、“宗伍”,比如劉表入主荊州后剿滅的那些。管寧雖然曾避難遼東,但回歸故土后也沒有和自己的同宗斷了聯(lián)系,族人管貢就是他的鄰居,管貢是青州州吏,青州刺史程喜都是通過他了解管寧的近況。至于管邈,他是管寧之子,官至博士,想來也是飽學(xué)之士。
“寧有族人管貢為州吏,與寧鄰比,臣常使經(jīng)營消息”——《三國志·管寧傳》
管輅、管孝國、管季儒、管辰四人也要放在一起提,管輅是青州平原郡人,管孝國是他的兄長,管季儒、管辰都是他的弟弟。顯然管輅也是有宗族的人,他以術(shù)筮聞名于世,再看看管輅結(jié)交的權(quán)貴們,不乏何晏、鐘毓這樣的名士,其中何晏是被他嫌棄的。
管統(tǒng)曾任東萊太守,依然東漢時期的“三互法”,基本可以排除管統(tǒng)是東萊郡人的可能性,但他是青州人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管承是東萊郡長廣人,他在漢末聚攏了三千戶人家作亂,被曹操擊敗后又退到海島上了,能聚集這么多人作亂也是管承的本事了。
“長廣縣人管承,徒眾三千馀家,為寇害”——《三國志·何夔傳》
管亥曾率領(lǐng)黃巾圍攻北海郡,管亥的籍貫不明,而管寧就是北海郡人,兩人有著相同的姓,但作為卻截然相反,一個讓百姓不得安寧,一個教化百姓。還有個管篤,他曾作為使者被孫權(quán)派往遼東,此外就沒有更多信息了。順便,漢桓帝時期還有個中常侍管霸,《晉書·杜預(yù)傳》提到過一個牙門將管定。其實看到最多的是,管仲......
“時融以黃巾寇暴,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三國志·太史慈傳》
如有疏漏,還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