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揚三塊廣告牌這樣一個別致的創新,批評麥克唐納用如此好的故事塑造一個虛假的美國形象。電影就要在大陸上映了,你們看著辦!
英國導演麥克唐納執導的《三塊廣告牌》被公認為一部神片,斬獲眾多國際獎項,甚至將于2018年3月2日公映中國大陸。對影片最多的贊譽是:女主角米爾德雷德的演技和反俗套的情節設定、尤其是三塊廣告牌的設計。的確這是值得贊揚的一方面,但需要被批評的另一面卻無人發聲。我認為《三塊廣告牌》傳達了一種虛假的生活態度,用錯誤的三觀刻畫米爾德雷德的人物形象,這樣的影片本質是爛的。我講基本觀點表述如下,我樂于接受批評,但希望來與我交流的人請保持理性:
一、女主米爾德雷德的炫酷,本質上是披著追求正義犯罪
三塊廣告牌的設定最吸引人,但也是我要批評的重點。米爾德雷德的女兒慘遭奸殺,兇手一直未被抓獲,但警察卻在一段時間后不再過問此案。作為母親,米爾德雷德租賃廣告牌警示警察無可厚非,我想影片本是想設定為:被指名的警長威洛比之死似乎將成為一個討論點。因為這個討論點里,米爾德雷德因為警長本人寬恕了她,觀影者的立場也會更多的傾向死者。這是導演抖得第一個機靈,也是第一個反套路,此處加固了米爾德雷德炫酷的母親形象。
米爾德雷德去看牙醫,牙醫的手指被鉆了一個窟窿。警長威洛比卻依舊非常溫柔的對待米爾德雷德,威洛比善良的形象被加固。在談話間隙,他吐了一口血,女主便被釋放,牙醫受害事件結束。作為觀影者的你態度是什么?我想大多數影迷會認為米爾德雷德十分炫酷,畢竟她失去了女兒;威洛比非常善良,畢竟他是個將死之人。那么牙醫呢?就因為他又胖又丑,就活該被鉆窟窿嗎?他最初的立場不過是想保護威洛比,和全鎮的大多數人一樣,按照影片的觀點,是不是米爾德雷德就可以傷害全鎮的人?
關于米爾德雷德的行為,影片中被大火燒傷的警員狄克森講過:每個人都非常體諒你失去女兒的痛苦,但是你沒有權利傷害一個將死的警長。但最終狄克森被米爾德雷德燒傷,更諷刺的是狄克森寬恕了米爾德雷德。女主角縱火燒了警察局,卻利用影片中所謂的一位侏儒脫罪。侏儒在約會離場時一針見血:你有什么資格嫌棄我?
可見,米爾德雷德的酷本質上是披著追求正義外衣的犯罪,女主在一味追求真相的困境中,三觀全無。威洛比的死是第一罪、牙醫十指連心痛的窟窿是第二罪、狄克森的大面積燒傷是第三罪,公共財產損失是第四罪,結局中罪犯未落網,米爾德雷德的內疚死第五罪。但是對于這種罪責,影片中沒有一點批評,反而是用這些罪行塑造一個酷的不得了的母親。更直白的說,是某些國家為塑造虛假的正義而創作的電影。
二、留白不是為了電影藝術,而是為了圓謊
結局時,兇手并未落網的安排被贊譽為絕妙的留白。但在我看來,這是為了掩蓋米爾德雷德的罪行,極力為了升華米爾德雷德的形象而做的一個結局。留白的本質是一個謊言,假設兇手被抓到米爾德雷德會作何處理?對漠不關心案件的警察,她縱火焚燒警察局;對不支持她的牙醫,她在胖牙醫的指頭上鉆窟窿;對她苦苦追尋的害女兇手,她會如何?假若像對待眾前者一樣,米爾德雷德的善良的皮囊、荒謬的三觀將在影迷心中顯形。
導演留白確實迷惑了一大部分觀影者,但米爾德雷德的虛假會因為留白而消失嗎?不會,絕對不會。一個炫酷且勇敢追求正義的米爾德雷德背后,是一些無辜犧牲的真正善良的人,是她的犯罪行為被無厘頭的寬恕。直白的去聯系,這種遮蓋丑陋的留白類似于現實社會中一些行為。
三、憤怒釋放之后,人性確實舒展,但釋放的憤怒將刺傷更多人
米爾德雷德的丈夫查理有一個19歲的情婦,她在影片中提到的一句話一度成為解讀這部電影的點:憤怒釋放之后,人性得以舒展。確實,這個解釋符合整部影片的設計。但是憤怒釋放之后,憤怒的那個人的人性舒展了,別的人呢?譬如,影片中威洛比的妻子被刺傷,牙醫被刺傷,他們的憤怒到哪里去舒展?
救贖并不存在,影片整個就像是教會的神父為了宣揚自己,而努力講一下愚民的話,贊揚自己是多么的善良。故事有多么創新,這個謊言就多么可恨。
我是影評匠,一個電影的狂熱愛好者,分享原創影評和電影推薦,喜歡電影的你,別錯過影評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