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剛看到這個文章題目的時候是去年疫情期間,因為工作較繁忙就沒有第一時間跟大家一起學習,最近開始細細讀。文章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全球最低稅率和碳排放稅這兩個“質子”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并指出中國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 ? ?一、全球最低稅率
? ? ? ?全球最低稅率由來已久,它是全球稅收體系改革的一部分,主要針對跨國企業轉移利潤、侵蝕稅基的現象。去年,七國集團同意推行全球最低公司稅率。在數字經濟與全球化時代,企業的商業模式已不再依賴“物理存在”和“常設機構”,而是通過數據與網絡等無形資產產生利潤,給跨國企業帶來避稅空間。作為全球最主要的盈利轉移始發國,美國在推動全球最低稅上尤為積極,通過政策控制甚至抹平資本全球范圍內用腳投票,發揮屬地企業黏性優勢,降低企業流動,實現稅收政策扭曲企業流動,進而帶動本地就業、消費,拉動經濟復蘇,有利于拜登政府推行“大財政”。同時,由于低稅率國家往往兼具人力或原材料廉價、或本土同產業低級或欠發達特征,資本流動往往會帶動技術自發流動,以稅收卡住資本流動,可以同時實現變相控制技術流動、增加資本流入地失業率、降低資源消費,導致流入地經濟和技術發展速度降低乃至進入停滯,嚴重情形下可以導致當地社會動蕩。可以說,發達國家通過這項政策可以說達到了一石多鳥的目的。
? ? ? ?二、碳排放稅
? ? ? ?碳排放稅根據所在國商品制造使用的能源情況征收的額外一塊稅收,從2026年起,出口商品生產地如果使用的是燃煤電力,那么出口商品將額外加征20%的“碳排放稅”。征收碳稅可以控制資源大國發揮資源優勢,發揮技術強國技術優勢(清潔能源沒有技術根本搞不定),從而在全球范圍內降低傳統能源依賴,削弱資源強國國際環境中的談判籌碼。這個時機啟動能源之爭,不如說是啟動陣營之爭,看看資源大國都是啥國家,哪個陣營的就知道要控制的是誰了。
? ? ? ?三、對于中國的影響
? ? ? ?這兩項稅收其實中國都是積極推動的,中國現階段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于其他必須依賴其他國家構建經濟大循環的情況不同,我國由于龐大的國內市場單獨構建了屬于自己的內循環,并且具有在清潔能源的制造、使用及輸送方面具有引領優勢,所以對我國來說是機遇。同時,中國的產業升級對發達國家構成了威脅,能源結構性調整也會付出很大的經濟代價,因此,也是對我國來說也是挑戰。
? ? ? ?另外,我對中國引領第三次能源革命還是非常看好的。從近兩年中國電動汽車產銷量看到,中國的電動汽車產銷量占比在全球電動車的50%以上,就中國而言,2020年的電動汽車銷售占汽車總銷售比例在3%,2021年的電動汽車銷售占汽車總銷售比例在12%,2022年的預期是在25%。這就在能源的使用端實現了跨越式的進步。同時,因為汽車工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試金石,前些年中國在燃油車時代一直是追隨者,因為燃油汽車的核心技術是發動機,變速箱等機械結構,歐美日發展比我們早,擁有極多的專利壁壘,我們沒法彎道超車。到電動汽車時代,核心技術是電池,電控和電機,這方面中國的技術世界領先,大家都是同一個起跑線,中國已經實現技術上的彎道超車,接下來可以在市場端全面超越歐美日國家,且整車及部件產業鏈都可以國產化(中國近年來的半導體芯片替代能力在快速進步),這就更加速進了中國內循環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