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麻煩你幫我掃一下好嗎?這個小禮物送給寶寶的,我是自主創業……”在地鐵里抱娃站了一路,剛找到一個位置坐下,就聽到一個禮貌的聲音,接著看到一個妹子往我兒子手里塞東西。
“呃……抱歉。”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掐死了自己泛濫的愛心,順便把他抱得緊一些,心中暗祈求,小祖宗,不要隨便要陌生人的禮物,否則你就是賣了為娘。
“寶寶,這個小玩具你喜歡嗎?”妹子不甘心地又去誘惑兒子。
“喜歡!我想要綠色的。”兒子沒出息地歡呼一聲,開始從人家手中挑一個小玩意兒。
“呃……沒出息,枉費了為娘平日對你的教導。”我怒其不爭!
“寶寶真有愛心,喜歡綠色,綠色是美好和希望的象征……”真佩服這妹子,三句話就提升了我家low娃的逼格,這都上升到三觀的高度了,讓我無法不買單。
只能,“愉快”地掃碼了。
過了兩天,妹子驗證了微信,立馬我的朋友圈開始充滿了“健康減肥,安全瘦身,吃××奶昔……”的信息。
一天,兩天,三天……妹子你這么敬業,讓我這種天天朋友圈曬孩子,裝文藝,劈情操,扭捏半年才吆喝一聲代理產品的不稱職小販,情何以堪啊。
被轟炸好幾天之后,我承認她贏了。我終于忍不住想跟這個陌生的妹子聊聊,想問問她,如何做到高頻次霸屏又不惹眼,怎樣不節食不運動還能做到健康瘦身……她過了半天問我“你是誰呀”,然后又問一句“有事嗎”。
隔著看不見的電波我也能感受到這是陌生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我愣住了,我忘記了自己是她的路人甲。
我以為加了微信我們已經在同一個世界了,實際上我是太高估了自己的存在感。看來我永遠成為不了妹子潛在的客戶或者所謂的朋友。
“沒事,你還是拉黑我吧!不要浪費彼此的手機內存了。”
或者我刪除你,效果一樣。
02
最近我的手機號碼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每天都要響個七八次,徹底終結半年來每周接一次電話的冷宮模式,這讓我多少感到受寵若驚。
然而雞凍過后發現,這些號碼萬變不離其宗,祖源只有兩個——某車險,某少兒英語。
某少兒英語可以理解,我兒子拿過人家炫目的氣球,我被捏了七寸,只能乖乖就擒。
但是那個車險怎么回事,我一沒車,二沒牌照,三沒駕照,一個“三沒”子,怎么都跟車險搭不上邊。
后來我琢磨,是誰貢獻出了我的號碼?這個號的上家?或者故意寫錯一個手機號的車主?
不過都跟我沒關系了,我現在只想從這些電話中解脫。
“我家小孩不需要英語課……很重要我懂,不過我們還是不需要……謝謝你,不要再來電了。”
“你們弄錯了,我沒車……什么車牌號?不是我的,我沒車……你們不要在我這里浪費時間……把我號碼刪了……”還沒等我說完,他掛了。
我嗤了一聲,就這業務素養,有車也不買你的車險,于是我屏蔽一個號碼。
接著……
“我不需要車險……我沒車,不要再打。”還有,拉黑我吧,但是我還沒說出口,他又掛了。
于是我再果斷屏蔽一個號碼,一秒遲疑都沒有。
“我沒有車……你把你們系統里備注下,把我拉黑吧,我成為不了你們的客戶。”終于有個姑娘耐心聽完了我的敘述。
“抱歉打攪您,我會在公司系統里備注一下,讓他們不要再打給你了。”她承諾道。
果然,后面再也沒有一個車險電話打過來,歐耶!
被別人扒拉出去的感覺,也蠻爽的!
03
從2015年夏天開始,我們小區門口就出現了一個固定的流動攤位——每天都出現,人員經常換。
他們穿著統一的制服,見人路過就發印著各類房源的傳單,白紙黑字,不花哨,不惹眼。
你猜對了,他們是一群房產中介公司的經紀人,跟我們普通人一起,做著烈日下奔跑,風雨中堅守的工作。
有時候,你可能會因不斷接到他們的轟炸電話而心煩,甚至心生怒意;也可能會因他們到處推銷而對他們怒目而視,心生鄙夷。
但是,就像這個社會有冷有暖,這個行業的有些人也會讓你覺得溫情。
每次從小區門口經過,有兩個年輕的中介弟弟總會笑著對我兒子打招呼,很真誠的,露出潔白的牙齒。
每次他們都會努力讓我接受一張對我來說只能當廢紙的資料,也會盡量讓我加上他們的微信。
時間長了,他們成功了。但是我手機上并未如警告般出現數不完的來電號碼,我從未接到過他們任何形式的推銷電話和微信。
現實是,每次見到我們,他們還是露出牙齒對兒子微笑,小家伙也熟悉了他們,有時候還會跟他們玩一會兒。
我好幾次看到,他們童心未泯地陪著兒子在小區門口的空地上像青蛙一樣跳來跳去。
只是,他們不再給我傳單,不再跟我談論房子,話題多了些雞毛蒜皮。
在過節時,我也會收到他們的群發消息——原來在世人眼中最功利的人群微信里做了一年多的僵尸,照樣沒被拉黑。
有一次,我問其中一個弟弟:你們加了那些不可能成為客戶的陌生人,時間長了,印象都模糊了,會刪除吧?
“有些會,”他笑著說,“但是姐你不會,因為我們已經不是陌生人。”
然后我就聽到兒子一陣開心的笑聲傳來——他又去跟他們跳在一起了。
“以后不做這行了就把我拉黑吧,我成不了你的客戶,我們也終成不了彼此的朋友。”我想說,但是無論如何開不了口。
是啊,他們的存在如此特殊,不打攪不說話,不矯情不刷存在感,就是一個除了微信昵稱而彼此一無所知的熟人吧,占不了多少空間。
那么,如果你不刪除我,我也絕不會拉黑你。
04
人生若只如初見,屏蔽彼此很常見。拉黑一個陌生人,非常容易,點擊,屏蔽,一氣呵成,不需任何心里準備,也不用投入過多的內心戲。
但是,拉黑一個熟人,卻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糾結,郁悶,輾轉,手都要停幾次,因為手指輕輕一點,就決定了彼此關系的命運。
什么情況下會拉黑一個人?我突然很好奇,特意看了一下知乎,有個人的回答很有意思——
在看到這個人的名字時,我的反應是:
“這人是誰?”
“這人TM又是誰?”
“這人我好像有點印象,但是他做了啥?”
“這人沒事就出來干一碗雞湯, 不過跟我有什么關系?”
……
總結:我竟然拉黑了這么多人,我真是太無聊了。
于是果斷清空自己的屏蔽名單。
看來,再大的沖突,都敵不過時間。
如果我在你心里成了僵尸,還是微信里刪除掉吧——人都死了,還留那個墓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