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尹校長又給伏羲家長們一個電影鏈接,觀看最近上映的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值得所有人一看。它燃情,催淚,勵志,更深層次的在于,它向我們揭示了偉大的父愛和對自己國家的忠誠、熱愛、為國爭光,讓自己的國家站在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的夢想。
當吃完晚飯靜靜看著手機電影《摔跤吧,爸爸》的時候,想著其實父親才是孩子命運的締造者。
他生活在一個偏僻,窮困的山村。這里的人,終日為菜米油鹽奮斗。人生的目標,就是一日三餐。但是他有夢想,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有人說,有夢想的人生不會輸。有夢想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正是因為父親永懷一顆為國爭光的夢想,才成就了女兒們的非凡人生。在印度,摔跤是男人的運動,何況是在守舊落后的農村。
馬哈維亞寄期望于未出世的兒子幫他實現世界冠軍的夢想,無奈,命運捉弄。妻子連生四個女兒,這四個女兒讓他成為笑柄和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他也不得不放下夢想,回歸于平淡生活。
女兒們一天天長大,馬哈維亞也一天天心灰意冷。突然有一天鄰居家的父母找上門來告狀:你看看、你看看,你女兒把我倆寶貝兒子打成了啥樣兒!不成想,父親看著兩個女兒痛扁兩個惹禍男孩的一招一式,心里那叫一個高興,他發現女兒們繼承了自己的強大基因,簡直是天生的摔跤手,馬哈維亞也突然意識到,自己只想著要得世界冠軍,卻忘了,其實誰都可以得冠軍,沒有兒子,女兒不也一樣嗎?
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印度,如果父親沒能想到這一點,那么電影到這里就基本沒什么看頭了,這也是整部電影的命脈,正因為父親沒有男女歧視,于是,故事正式拉開序幕。
他與妻子約定:給我一年時間,別讓她們干家務活了,我按照我的想法來訓練,一年后如果失敗,我就永遠放棄。這一年時間,你照顧好一家人,別的都不要管。
最初帶兩個女兒去摔跤場的時候,被制止了,理由是,女人不允許進入這里,但這位父親并沒有絲毫的不滿和猶疑,直接在稻田里開辟了一個摔跤場,開始對兩個女兒進行魔鬼式訓練,在訓練的時候總覺得缺少什么東西,最后找來沒啥天賦的大侄子給女兒當陪練,制度雖然沒有限制女人摔跤,但輿論限制了,村民的指點,嘲笑,口水,全部涌向父女三人,還有同學的排斥,親人的勸阻,和妻子的難堪。相信很多人會在這樣的阻力面前卻步,但馬哈維亞沒有。他有堅定的信念,他眼中只有摔跤這件事,其它都不足為慮。女兒在被父親剪掉女孩子寶貴的頭發的時候,開始叛逆父親,不理解父親,和父親做無聲的抗爭。
在童婚盛行、女性嚴重受歧視的印度,姐妹參加了同學的婚禮,在盡情玩啥的時候父親找來了,當場給了侄子一個耳光,這也看的出他對女兒的愛和失望,女兒同結婚的新娘聊起自己在家被父親逼著訓練的事,新娘含淚講出我倒是希望我能有這樣的父親,能為我的未來著想,而不是從小只讓我做家務和做飯,讓我一滿14歲就要嫁給從未謀面的男人,終生與鍋碗瓢盆為伴。新娘的話驚醒了姐妹,也理解父親,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訓練。
當他發現女兒骨骼纖細和缺乏力量這個弱點時,他明確提出要讓孩子們吃雞肉,這產生了兩個難題。第一,吃肉與妻子的宗教信仰矛盾。第二,雞肉太貴,作為日常食物,這個貧窮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馬哈維亞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式非常有智慧。他找到家禽店的老板,說服對方,以25盧比購買市場價100盧比一只的雞。理由是等我的女兒拿到摔跤冠軍,就成了你的活招牌。然后,他在廚房外面砌了個灶,專門用來烹制女兒的雞肉。這樣,就避免冒犯妻子的宗教信仰。
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困難,這位父親永遠不會退縮和抱怨,只是默默地解決一個個難題,無條件相信女兒,他相信女兒能夠摔跤,女兒走上了職業摔跤場。他相信女兒能夠戰勝男人,女兒贏遍天下。他相信女兒能夠成為世界冠軍,為國爭光,便送她去了更專業的國家體育學院。
女兒吉瑪初入花花世界,就迷失了,她不再專注于訓練,分心享樂,還覺得父親的訓練方式老套、過時,忤逆父親,在運動場上一落千丈。吉瑪在失敗受挫后聽妹妹的勸告跟父親道歉,父親說:你能贏。如果你贏得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為成千上萬女孩們的榜樣,告訴她們女性其實還有別的出路,打破對于女性固有的偏見,明天你的對手不是安吉麗娜,你是在跟所有歧視女性的人戰斗。
正是這份堅定的信任,讓大女兒在幾次落敗國際比賽獎金之后,再次重拾信心,憑著爸爸給自己的鼓勵、信任以及因材施教的訓練,終于站在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贏得金牌。同時也改變了印度許多女孩的命運。
他既是女兒的技術教練,更是女兒的精神導師,初練摔跤,眾人指責時,妻子問馬哈維亞你這樣做,誰敢娶你的女兒?馬哈維亞堅定地說:我將培養出一位非常偉大的女兒,他們沒有資格挑選我的女兒,而是我女兒來挑選他們。正是馬哈維亞的鐵血訓練,才讓女兒脫離了作為生育工具,終生與鍋碗瓢盆為伍的宿命。
如果說母愛如針線,臨行密密縫,那么父愛則是遮風擋雨的大廈,是迷途人生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