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課堂上,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讀書,發現《山中訪友》第五段文字的語言美。
我先出示了“你好,清涼的山泉!”讓同學們試著向好朋友一樣打招呼。又讓同學們從這段文字中找出相似的句子,看看有什么發現?同學們很快找出了幾乎是同樣的幾句話。
“你好,汨汩的溪流!”
“你好,飛流的瀑布!”
“你好,陡峭的懸崖!”
“你好,悠悠的白云!”
這幾句話字數相同,句式對稱,前兩個字都是你好,中間三個字都是帶的的形容詞,最后兩個字都是名詞。連最后的標點符號都一樣,都是“!”號。
這樣的句子,好讀,好記,有韻律美,有節湊感。同學們讀了幾遍,就發現了規律,就能背誦了。
我接著讓同學們加上作都展開聯想的句子,讀一讀,背下來??墒呛竺娴木渥娱L,不好背。同學們開始張冠李帶,亂作一團。這時,我靈機一動,說:如果咱們改一改,你看這樣很不行:
你好,清涼的山泉!深深的峽谷襯托看你挺撥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
你好,陡峭的懸崖!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
同學們一看就大呼不行!這樣就亂套了!
為什么不行?怎么就亂套了呢?我追問。
懸崖才有深深的峽谷,才有挺拔的身軀。而清泉是平靜的,是明亮的像一面鏡子。
哦,是因為它們各自的特點不同,作者這樣寫是抓住了景物的特點,恰當的比喻,而不是想起什么寫什么?所以展開聯想的句子不能調換。
同學們有讀中品悟,在比中發現,在探索中總結,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我相信同學們在讀、背這一段話時,一定不會再讀錯,在寫文章時,也一定會思考前后的關系,不會張冠李戴,想起什么寫什么了!
這節課,讓我對管老師的指向寫作的閱讀又有了新的啟發和感悟。讓我靜心走到實踐當中,慢慢學習,認真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