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大爺的雜貨鋪
1.
前幾天作為人力資源顧問陪同用人單位參加了一場招聘面試。
該公司招聘文案策劃人員,有幾名應屆畢業生條件不錯,進入到最終篩選。
其中有這樣一位女同學,她專業對口,實習經歷豐富,還有不少能拿得出手的項目作品,而且綜合素質強,三言兩語就能把復雜問題交待清楚,對信息的選擇與整合能力更是過硬。這對我和幾個面試官來講,簡直像挖到了寶貝一樣。
雙方聊的都很投緣,最終我們問她對薪酬待遇方面的要求。
那一刻,她倒是忽然慌亂起來,有點猶豫,又有點誠惶誠恐,在說了許多客套話之后,她仿佛用試探性的口吻緩緩地說出了一個比剛入行新人的平均薪水只高那么一點點的數字,并且沒等我們做出反應,她立馬跟上一長串解釋,那種風格跟前面回答問題時簡直判若兩人。
最終,面試官很欣慰地接受了她的報價,她也蠻開心,看起來這次招聘與應聘是皆大歡喜。
午間聚餐時我情不自禁地說:有點可惜啊,她完全配得上更高的薪水。
其中一個負責人告訴我:你這是頭一回碰見這種情況,對我們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不少即戰力或發展潛力都不錯的年輕人都不敢開高價的,有時我們有心給他們一份配得上的薪水,但他們的要求卻多半低于我們的預期。
我說你們應該感到高興,撿了多大的便宜。
他說:高興是挺高興,但反倒心里沒底了,這樣的人實力夠用,但對自我的心理認知與建設就有點失衡,今后怎么樣,還得是工作當中看,很多本來我們想當個苗子培養的人,都是在自我否定這一關卡住了。
2.
我發現包括我在內,我們不僅是求職時不敢主動開出高價碼,即便是當有人想找你合作,問你的產品或服務想賣多少錢時,我們往往也會不好意思開高價。
我最開始寫稿子的時候,也有平臺來找我合作,那時我剛剛大學畢業不久,也不懂行內的規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每當客戶問我一篇稿子要多少錢的時候,說實話,我心里是想多要點的,但往往話到嘴邊,卻慫了,生怕惹人笑話,亦或是嚇跑人家。
于是我往往會左思右想,反復掂量,開口跟人家說了一個低得可憐的數字。
我相信類似我這種悲催的經歷很多年輕的讀者朋友們都遇到過,我也相信,這種不敢開口要高價的心態,正在或者將要困擾到許多人。
這種怕被人說獅子大開口,怕把對方嚇走的心態,在我們的日常溝通中,確實成為了很多人的心魔。
有一次,又有一個平臺找我約稿,問我一篇要多少錢,當時因為太忙,還不好意思生硬拒絕,就打算干脆出一個不現實的價位,讓對方知難而退算了。
結果當我信口開河,隨隨便便地把那個數字報給對方的時候,對方居然爽快地答應了。這件事給我帶來的驚訝程度好比一早醒來,有人告訴我國足進了世界杯一樣。
我百思不得其解,心里知道這跟實力關系不大,因為前后也就一夜之間的事,不可能我睡了一覺身價就翻了好幾倍嘛。
那這里面的原因出在哪里呢?一次買衣服的經歷,給了我啟發。
我這個人比較喜歡逛小攤,也是打小窮慣了,買衣服如果不讓我砍砍價,就老覺得缺點兒什么。
有一天我又去了一個可以隨意砍價的大商場里去掃貨,看到一個攤位上的上衣不錯,就想買下來。
那件上衣要價280,結果我使盡渾身解數,一頓狂砍,120塊錢搞到手。
賣衣服的阿姨被我砍竟生發出一種敬意來,我們倆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地……聊了幾句閑天。
阿姨說:小伙子你是真能講,老太我好久沒遇見這樣的對手了。
我投桃報李地恭維道:您也是寶刀不老,開了那么高的價,又被我挑了那么多毛病,我好幾次表示要走,您居然都氣定神閑,喜怒不形于色。
阿姨哈哈大笑:嫌貨才是買貨人,看得出來你是真想買,要不我也不可能繃得住。
回去的路上我恍然大悟:賣貨阿姨的心態,不正是一個售賣自身產品或服務的年輕人所應具備的心態嗎?而當時,買衣服的我的心態,不恰恰是那些用人單位、尋求合作的客戶、買我稿子的人的心態嗎?
我仔細回想了下自己買衣服時的心態,并將它對號入座,套在買稿子人的心理上,結果我發現:
當客戶在決定購買一件產品時,他永遠都是先想這個東西到底好不好,我究竟喜不喜歡,想不想要。而只有在真的想要的時候,他才會去想,這個價格我是不是能接受。
而且,當一個客戶覺得價位太高了的時候,他其實并不會扭頭就走的,他的第一反應會是想:我能不能試著講講價,把價位壓下來。
所以,價格是永遠都不會嚇跑顧客與客戶的,真正令客戶擔憂的,往往是產品質量。
更有甚者,一件東西如果初始開價很高,反而會更大地激起客戶的重視與興趣,有助于交易的最終達成。
3.
我發現,不敢要高價的人,損失的可不僅僅是眼前的一些錢,他們往往一邊吃著啞巴虧,一邊跳進了一個惡性循環。
拿我自己來打比方:假如說,我一開始的稿子在賣給別人的時候,由于我自己不敢要高價,我可憐巴巴地討好人家說:低價求售,50塊一篇。
成交是成交了,但我心里是很委屈的。
這種不平衡感,讓我回頭給客戶寫稿子的時候也會很不用心,因為薪水太少了嘛,付出得越多越感覺不值啊,那老子就干脆隨便對付一下算了。
于是,當我把我這些隨便對付出來的稿子最終交給客戶,客戶一看:靠,你小子的稿子果真就值50塊一篇。
這樣一來,我損失的可不止是第一次交易的那點錢啊,以后我都會很被動,再也不敢,更不能要求人家給我漲價了。
而恰相反,當我對自己有了一個更加客觀的心理認知,也更敢于把這份認知表達出來,跟人家開口要高價的時候,我就跳進了一個良性循環里面。
假如我一開始要300塊一篇,客戶猶豫了一下,我們又來回拉鋸了一番,最終定好:就300一篇,以后如果質量好,每篇都可以300以上,甚至更多。
那這樣一來,我回去寫稿的時候,就會加倍認真和用心的,為什么,老子得對得起一開始喊的高價啊,老子可不能砸招牌打臉啊。于是,在這種正向的心理激勵下,稿子的質量也是越來越好,客戶也越來越滿意,最終大家都不斷的雙贏。
我們中國人自古就避諱商業,更避諱談錢,覺得交易之中,談錢特傷感情。但我漸漸發現,談錢其實不傷感情;反倒是積極性不高,質量不過硬,那才最傷感情。
4.
敢于給自己開高價,敢于大聲向對方宣告:我的產品、我的服務、我的能力,完全配得上我開出的價碼,并且,我也會為我提出的價碼負責到底,拿出質量夠硬的回饋,這可不僅僅是一種正向的自我認知建構,也不僅僅是自信不自信那么簡單,這背后,折射的是一個人不將就、且敢于不將就的生活態度與人生姿態。
而且,這樣的態度,將伴隨你今后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認識一姑娘,人特好,各方面條件也都不錯,但從小因為家庭原因吧,很缺乏安全感,也挺自卑。
她交往的第一個男朋友,平心而論,真的是很一般,而且人品也有點問題,但這姑娘覺得自己要求不高,對方可能也會慢慢變好,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就先湊合著吧。
哪知她的男友對她百般傷害,且死不悔改,姑娘越湊合男友反倒越不湊合,最終姑娘忍無可忍,率先提出了分手,結果還被身邊的一些人誤以為她吃著碗里想著鍋里,各種難聽的話都扔給了她,讓她崩潰了好長時間。
后來我們身邊的幾個朋友經常跟她聊,言語間不斷地給她培養自信,告訴她:你好好的一個人,不缺胳膊不短腿,內心陽光態度向上,又肯踏踏實實努力奮斗,你不比任何人差的,你找什么樣的找不著呢?你完全配得上更好的伴侶,更好的人生!
上個月,這個曾經不斷地在給自己“開低價”,后來抬高了擇偶標準,更加抬高了自我要求的姑娘,嫁給了一位95分以上的如意郎君,整個人生都變得明朗開闊起來。
年輕的朋友們,不要畏懼競爭,不要怕被嘲笑,如果你有什么夢想,就大膽地去想,且用力地捍衛它。
你配得上更高的薪水,你配得上更高的職位,你配得上更稱心的伴侶,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你配得上這世界上所有的美與最美以及更美,而我的這篇稿子,以及接下來的每一篇稿子,都配得起更高的價位。
放膽開口,放膽去追,然后拼啊拼啊,努力到讓周圍的人從跟你說“你這是獅子大開口”最終轉換到“你太狠了,注意身體,寶貝?!?/p>
飛也似地追上那個被自己寄予厚望的自己吧,把一切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不自棄,不后退,不遺憾,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