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豐經濟學019 - "租"是對資產的付費(重要的一篇)
1. 內容總結
有一種資產,不以收費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資產帶來的收入就是租,這是一種相對“旱澇保收”的收入。我們每個人,抖在享受一定程度的租。但隨著時間、競爭條件的變化,真正旱澇保收的收入并不存在。
租就是對資產的付費,這里所說的資產范圍很廣泛,包括土地、礦山、人的才能、甚至是特權,只要能夠帶來收入的就叫資產,而對資產的付費就叫租。
1.1 旱澇保收的租
前面說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看起來好像是選擇是無限的,但現實生活中不是。
薛教授以自己為例,如果不在北大教書,那可能就回到上一份做程序員的工作。北大教書是他當下的最優選擇,而去做程序員是次有選擇,這中間的薪酬收入差距,經濟學就把這部分成為租。而他在北大提供的教學服務,就是不以收費的變化而變化的資產。
又以貓王為例,貓王做歌星之前是開卡車的,歌星收入和開車司機收入之間的差距,就是貓王的租。出租車司機拿著政府發放的車牌,這種車牌是排他性的壟斷經營權,這種特權的收入,也叫租。
別以為只有壟斷者才有能賺取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享受一定程度的租。
在公司上班,在工作時間抽出半小時來刷朋友圈,老板并不會因為這樣而開除你、少付你工資,這樣你就賺了半小時的租。
1.2 作為相對概念的“旱澇保收”
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租的概念。
前面說,租是你旱澇保收的收入,是你白賺的收入。但是現實生活中,旱澇保收這個概念是相對的。
以貓王為例,他的次優工作是卡車司機,無論收入怎樣,他都會當歌星。但是,努力與不努力,他的收入還是會產生差距。
政府提供的土地,表面上看是一種租,不論地租的價格怎么樣變化,這塊地還是地,不會改變。但是地與地是不同的,有些地是一塊荒地,有些則有配套軟服務。這些都對價值有長遠的影響。
最后講了個例子來補充說明租的概念。拍電影明明是私人投資,都注重效益的,但是導演卻能夠潛規則女演員,假公濟私、以次充好?這時,教授的朋友說了一句:導演的租有這么高么?
2. 課后思考
感覺又是一個與日常生活很不一樣的概念,具體是怎樣的呢?經濟學為什么要這樣來理解呢?目的是什么?
我理解,經濟學里的租,是最優方案和次優方案的付費差價,對于付費者而言是對資產的付費,對于資產擁有者而言,是一種租,一種收入。
可是我們經濟學要這樣來理解呢?正常我們理解,租,就是租金,就是薪酬。。。
通過翻閱理解留言里面的互動,我大概理解了,經濟學的對所有概念的定義理解,其視野都是超越人本身的關注范圍,比如成本,關注的是你放棄的那部分的最大代價,是讓你的認知更高,提醒你可能有潛在的更大的價值存在,而不僅僅是眼前的利益,更不能只看到貨幣價值、只從貨幣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個邏輯,跟之前的幾篇都是一脈相承的。
那么為什么要這樣來理解租呢,也是在讓你從別人的角度、從未來的角度來考慮收入,來考慮如何提高【租】,同時也提醒你不要只從貨幣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同樣的貨幣收入,如果你有更多的個人時間,那么你的租其實是更高的、也就是你實際的所得更高。
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理想狀態下,我們放棄了的最大代價不如眼下的這個收入,也就是我們的租最大。(這里的代價,我理解其實就是租,是收入的差距,而不是單純看貨幣收益)
而如何得到更高的租?從成本的角度上理解是更合理,歸根到底,就是要創造出比現在代價更高的生意/工作/項目。轉化成時薪來看,收入一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工作時間較少的崗位,或者降低工作時薪。長遠來看,我們要創造更高代價的項目/崗位,那么就要花時間來找到愿意付更高價格的、能夠收益更高的消費者/老板/買主。而時間是有限的,工作的時間和創造更高價值的時間,需要有一個平衡,這就是對現實的最大意義。
寫的有點多,可能不是太清晰,回頭重寫。
簡單來說的話就是,刨去其他時間,你每天的10小時,要劃分好多少是拿來投入到當下最高價值的工作,多少是投入到創造更高價值的工作上的。
2.1 課后習題
請問,你覺得你現在的工作,他的租有多高呢?
同樣的每個月到手2萬,有的人加班、出差很忙,有的人每天在公司學習、聊天、聚餐,他們的時薪是完全不一樣的,租也不一樣。
工作這么多年,我發現并不是你越努力薪酬就越高(成本不決定價格),突然明白,好像是租越高越好(有一種時薪的概念),租是一種差價。
但是又不對的是,加入你只做零時工,可能租很高,但是總收入不夠也不行。
2.2 網友回復精選
apple : 我的租不太大,如果老板給我降500,我可能就干部下去了。但為了讓我的租高點,我就在工作時間刷刷朋友圈,逛逛淘寶?短期來看,享受到的租變多了,但是長原來看,我工作懈怠了,工作能力下降了,自己就變得不值錢了,租會越來越小。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老板不給我更高的租,我都要努力讓租變得更小,或者是負數,這樣我自己才能更值錢,未來才會有更好的租。
apple的這段我不是太認同,提升租值才是正確的方向,讓繩子邊長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把別人變短了,一種是把自己變長了。一樣的,提升租值的一種方式是刷朋友圈,一種方式是利用公司的資源條件,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往更有價值的方向去走(并不一定是花更多時間為公司服務!)
張是之:不妨記住一句話:人人都是資本家。。。因為當你認識到自己是資本家以后,會把注意力放到提升自己的租值上,而不是所謂的【剝削】上。
還有一個留言是這樣的,薛教授做了答復,跟我的情況比較吻合也比較贊同。
通過這個留言,我基本上想通了為什么經濟學要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租,補充到上面去了。有點長,直接截圖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