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的人每喜歡一個人都像是完成了一場自我感動的盛大暗戀。
當自己一個人看著屏幕上熟悉到有些陌生的面孔的時候,你會覺得生活中遇見的一切煩惱都沒有關系,你會有一束光,一束照在你的世界只屬于你的光。
追星從來不是不求回報的,也不是過度索取,而是因為他或者她成為了你暗淡的世界里的一束光亮,所以你成為了現在的自己,你成為了相比以前更好的自己。”
肖冰寫完今天的最后一個字,準備關上電腦睡覺,她已經連續七年寫日記了,這對覺得“寫日記”特別矯情的肖冰來說,完全不可能的一件事,她堅持了七年,只因為日記里寫的不是別人是季然。
那個站在舞臺上光芒四射的大男孩。
肖冰看著季然的照片前,一直不停閃動的消息框,她不想打開,甚至有些說不出的難過,上面的標題是她再熟悉不過的營銷號套路。
“季然深夜夜會美女,兩人牽手壓馬路,這是季然的第幾任?”
第七任!
肖冰清清楚楚記得這是季然被爆出來的所謂的第七任女朋友,娛樂圈的真真假假算不得真,卻也不可完全不信。
肖冰深深嘆一口氣,今晚算是不得安寧了。
第一次知道季然是在舞臺上,那時的肖冰還只是初中生,沒有網絡,沒有手機的年紀,因為偶然看到的一檔選秀節目,肖冰也只是略過幾眼,看見了在舞臺上唱歌唱到落淚的男孩子。
后來再也沒有關注。
直到肖冰中考結束之后,她和最好的朋友絕交了,說來可笑,絕交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感到委屈,明明是三個人的友誼,可是她們好像更親近一點,明明是三個人的友誼,好像形影不離的只有她們兩個。
畢業的那晚肖冰做了一個夢,在夢里她哭著質問為什么,可是她們無動于衷地看著她,那一臉的漠然讓肖冰至今記憶猶新。
那一段時光真的是肖冰跨不去的心結,升學的壓力,朋友的背離,家人的抱怨,所有的一切堆積到一起,她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又遇見了季然。
這一次他不再是唱一首歌就會淚流滿面的男孩了,而是唱著《我只是我》的季然。
我只是我
不需要理由生存下來的個體
不需要能量依然活得驕傲自信
甚至不需要有人愛我
但我依然只是我自己
......
這首歌像一束光,一眨眼便陪伴肖冰度過了整個青春。
因為這首歌肖冰將季然選秀時期的所有節目都看了一遍,她想要了解這個和自己有著深深共鳴男孩,她想要成為更優秀的人,她想要成為只是她自己的一個人。
被友誼灼傷過的人,大概不會再有能力去接近一個人,告訴你“我很想和你交朋友”。
肖冰就這樣一個人走過了軍訓和高一年級,有人會悄悄給她起外號,“萵瓜”,原因是她很悶,不會主動說話,不會和顏悅色地融入集體生活,甚至不會開口回答他們玩笑下的問題,所以她成為了全班最格格不入的那個人。
肖冰從來沒有想過交朋友,她覺得如果有人能夠走進她的世界,她一定不會拒之門外,可是沒有人有義務成為她世界里的支柱。
可是季然對于肖冰來說就是這樣的存在,這樣獨一無二的存在,因為不認識所以她可以肆無忌憚喜歡他,因為每聽一首季然的歌,她都覺得是在講自己的故事,那些無聊卻又壓抑至極的故事。
后來文理分班之后,肖冰以為一切都會變好,一切都是新的開始,不會有那些讓她自己覺得難堪的玩笑,也不會有故意為之的冷淡疏遠。
可是,肖冰覺得很不幸的是,她的宿舍一個活躍在班級,活躍在宿舍,活躍在各個活動上的宿舍,除了準時躺在床上準備睡眠的她自己,所以她在自己預期之外地越來越沉默。
肖冰覺得她們每一個人都很好,只是她們并不適合成為朋友,她無法融入她們熱鬧的世界。
不出意外的是,季然的歌聲陪她度過了每一個讓她覺得孤獨的時刻,她去過頂樓的空教室,她去過黑暗無光的操場,她淋過擁有傾盆大雨的食堂路上,她躲在小組的角落,背著一篇又一篇古言和古詩。
那時的每一個她覺得難過的時刻,都是季然陪她度過的,也只有季然見證了她所有脆弱不堪的淚流滿面。
2
每個人的青春都需要有一個人的出現,無論是你最好的朋友,溫暖的家人,還是情竇初開的愛情,只是肖冰的世界出現的不是別人,是季然,一個她素未謀面的人。
然后季然便成為了她的習慣,她耳機里循環播放的習慣。
所幸,肖冰高二下班學期便換了宿舍,找到一群雖然有點小摩擦,但足夠默契的朋友,她帶著季然,擁有了新朋友。
那時的肖冰在想,她已經找到新朋友了,季然呢?那個歌詞里寫盡孤獨的大男孩,他有沒有等來屬于他的光亮。
后來的肖冰已經漸漸習慣季然的陪伴,“習慣”這個詞很可怕,習慣便慢慢成為了忽視,肖冰會將偶像這一欄永遠填成“季然”,可她慢慢不會再習慣性去聽季然的歌了。
因為她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習慣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坐火車,一個人穿梭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一個人淋著不算太大的雨,一個人在昏沉的夜里輕輕抱住自己。
肖冰慢慢發現原來一個人也很好,她可以不需要依賴季然的共鳴感,她不需要看著別人嬉笑打鬧而滿眼羨慕。
一個人真的挺好的。
度過了那段難挨的時光,肖冰習慣了安慰自己,只是季然在她的世界里充當了一個“過往”的角色,那段黑暗不堪的過往。
肖冰很長一段時間,只要聽見季然的歌聲,即便她沉睡在夢里,也會被瞬間驚醒,那是她愛的男孩,那是曾經最懂她的人,那是曾經救過她的人。
肖冰從來不覺得如果她是一個心理脆弱的女孩,只是別人好像都這樣以為。
媽媽指責她“不通人性”的時候,她哭著反抗,明明是弟弟妹妹弄壞了她最喜歡的書,她連拿回來的權利都沒有;明明是同學之間爭吵,她想要勸和,卻被陰陽怪氣地回懟,她只是回家訴說了一下,媽媽卻指責都是她的問題。
肖冰不知道別人的家長是怎么樣的,她好像在媽媽那里從來沒有做對過,但她又覺得媽媽已經給了她足夠的幸福,只是沒有成為她的后盾而已,僅此而已。
肖冰還記得學前班的一個同桌,課間休息她去廁所回來,自己的桌子被換到了最后一桌,那個同桌理所當然地說“她剛來,我想和她同桌”,所以呢!
所以在所謂孩童的理所當然的的語氣里,肖冰成為了妥協且不敢言說的那一個。
總有人可以理所當然地指責別人,也總有人在不甘心地承擔著那一份她不愿意接受的痛苦。
肖冰無數次在噩夢中醒來回到現實,看著眼前陌生又有些恍惚的世界,她不知道自己可以支撐多久,所以眼淚成為了她的宣泄口。
她喜歡哭,喜歡一個人默默流淚,喜歡在黑暗的角落放聲大哭,可是她沒有遇見一個人愿意主動擁抱她。
有時候其實只需要一個擁抱就可以了。
3
有的人青春總是肆意向陽的,有的人青春總是黑暗無光的,青春里總要有那么一個人的出現,成為你世界里的陽光,無論他是誰,只要他出現就好。
季然的出現恰到好處,剛好彌補了肖冰世界的缺口。
但季然于肖冰而言,嘴上說著是全世界最想要嫁的人,可是心里清楚,季然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陌生人。
他可以存在于耳機里,可以存在于她的世界里,但他只能是季然,那個她仰望著光芒四射的人。
所以她想要成為更優秀的人,大學四年,她選擇了爸媽喜歡的醫學專業,卻默默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她想離季然近一點,更近一點。
說來可笑,肖冰想要有一天理直氣壯地站在季然面前,告訴他“我曾經喜歡你很多年”,說完便瀟灑地轉身離開,不去深究他的表情,也不去深究他的聽后感。
我只想讓他知道總有人會一直喜歡他,他總會因為歌聲拯救了一群人。
所以為了這個遙遠的夢想,肖冰成為了一名記者,有時會熬夜到凌晨,有時很連著二十四小時不睡覺,有時會奔跑在各個活動的現場。
也見過幾次季然的身影,第一次見到季然的時候,雖然只是遠遠望了幾眼,可肖冰還是感動地想哭,手里的筆都止不住地顫抖。
季然的身影給肖冰一種“光”照進現實的錯覺,好像陪她度過那么多難堪時刻的那個人,一直都在身邊,真真切切存在過。
網絡上爆出關于季然的緋聞,肖冰怎么可能不知道是真是假,她現在處在娛樂圈這個世界,看著帶著面具的每一個人,她有些恍惚。
季然的第七任女朋友!
其實是季然的第三任女朋友,他也曾擁有過愛,也曾為了一個人埋起來哭泣過,否則他怎么會寫出一首又一首共鳴極強的歌。
每一次,肖冰會認真祝福這個曾經給過她溫暖的男孩。
肖冰曾經聽過一句話“永遠不要試圖離開那個幫助過你的人,因為在你曾經最灰暗的時光是他陪你度過的”,所以她一直選擇相信她曾經那么喜歡的男孩,是一個善良且帶著孤獨溫暖的大男孩。
總有人問肖冰“為什么你會喜歡季然,而不是別人?”
肖冰總會笑著回答,“因為他是我的青春啊!”當她點開歌曲推薦,剛好是他的那首《我只是我》。
在晦澀難懂的青春里,曾經有一個人的出現,或許他不夠完美,但足以驚艷一個人的青春了。
季然于肖冰便是這樣的存在,或許季然永遠不會認識肖冰,但是肖冰的心里總有一個位置是屬于季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