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出生在沿海的一個地方,那里離上海不是很遠,那是1984年。
牛頓出生在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伍爾索普莊園,那是1643年。
其實廣義上講,我的家也是一個莊園,不過住了很多人,用通俗一點的中國單位來講,那叫村。
2. 我們村里的人都沒有種田,都在搞養殖,主要是雞,而收入來源是雞蛋。
這樣是看天吃飯,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怎樣?
行情好的時候,家里還比較充裕,能剩下一點來明年多養點雞。
行情不好的時候,就特別凄慘。
有時是雞蛋價格特別低,有時是得病。
記得聽媽媽說過有一年,雞都得了雞瘟,整個村子里的雞都死完了。
那還是我比較小的時候,沒什么印象。
3. 等我長大點,就發現村里的人越來越少了,有的人還在堅持養雞,有的就直接去了上海。
時間過得很快,就這樣,我就到了小學。
4. 我們小學是個老房子,大概有十幾個教室。
其實我不太反感學校,一方面是學校的老師知道的東西很多,每天都會講不同的故事。
另一方面是我在學校里待的時間不長。
只要是雨季,屋頂就漏水厲害,盡管整修了好多次,但沒多久又恢復原樣。
所以基本上一下大雨,我們就放假回家了。
5. 說了這么多,牛頓也該出場了。
一天老師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牛頓小時候在他家門口的蘋果樹下看書,
突然之間一個蘋果掉了下來,然后給了牛頓靈感,牛頓長大后就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6. 聽到科學家三個字之后我就很興奮。
媽媽說過:一只雞一天只能下一個蛋,要是一天能下十個蛋,我就不會這么累了。
爸爸說:可以啊,等科技發達了,別說一個雞下十個蛋,就是雞長十條腿都可以。
然后看著我。
7. 十條腿的雞也是有典故的。
雖然我家是養雞的,但雞腿也不是天天都有得吃。
所以我很不喜歡家里來親戚,因為來了親戚就有小孩要過來。
來一個小孩,比我大。
雞腿我一個,他一個。
來一個小孩,比我小。
雞腿他一個,我一個。
來兩個小孩,比我大。
雞腿小的有,大的沒有。
來兩個小孩,比我小。
那我就沒有雞腿了。
那時候我就很恨雞,為什么雞只長兩條腿。
爸爸說,等你以后長大了,當上了科學家,就能讓雞多長幾條腿了。
8. 對科學家的概念也是模糊的,也不知道科學家是什么。
只知道科學家很了不起,能讓雞長十條腿。
直到上學后,才第一次看到科學家。
應該是科學家的畫像,掛在教室門口走廊的墻壁上。
那是牛頓。
9. 放學的時候,我對爸爸說:我想成為科學家。
爸爸說:好啊。 我:那幫我買個蘋果。
爸爸:為什么要買蘋果?
我:有個姓牛的小朋友小時候看到了蘋果,然后長大后成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爸爸:好。
10. 六歲那年我第一次吃到了蘋果,是爸爸從市里買到的。
很甜很甜,吃完了蘋果,我就把蘋果籽埋在了地上,記得是6個籽。
走六步埋一顆,走六步埋一顆。
以后是每天澆水,希望能長出蘋果樹。
11. 過了幾個星期一點動靜也沒有。
我去問媽媽:怎么還沒有長成蘋果樹?
媽媽說:蘋果籽怎么能長出蘋果樹呢?要蘋果樹苗。
12. 我又記住了樹苗這個詞。 但是我們這里,沒有蘋果樹苗賣。
據說我們市里也沒得賣。 村,鎮,市。。。
13. 那個時候,我所有的想法就是種一顆蘋果樹。
種樹也不是那么簡單,必須要有經驗,或者叫預研。
我沒有實驗器材,只有自己想辦法。 我去河邊砍了一根柳條,然后插在我家旁邊的土堆上,沒幾天就發芽了。
14. 于是我想去砍蘋果樹,但是可惜,我們這里都沒有蘋果樹。
于是我去找爸爸。 我:給我買幾顆蘋果樹。
爸爸:買蘋果樹干嘛?
我:我要種蘋果。
爸爸:那你要先知道怎么種蘋果?
我:。。。好吧
15. 我就去問老師。
老師是師范專業的,學的是中文,種植業不懂,隔行如隔山啊,于是未果。
16. 我想,既然來了,就問個別的問題吧。
我:蘋果是掉在牛頓的臉上還是頭上?
老師:有區別嗎?
我:如果是掉在臉上,就說明牛頓是躺在地上。
躺在地上,因為有太陽,肯定很刺眼,所以他躺的時間不長,
如果躺得久,那他一定會放一本書在臉上。
如果是掉在頭上,就說明牛頓是站在樹下面,或者靠在樹干上。。。
然后我被老師趕走了。
其實還有幾種可能性,掉在前面,掉在后面。
17. 既然老師不懂,我就只有自己想辦法了。
書中自有蘋果樹。。。
去圖書館。
18. 我們村離我們鎮有5里路,我們鎮離我們市區有5公里。
于是我走著走著,走到了圖書館。
我到處找蘋果樹的種植方法,結果看到好多養雞的書。
等我回頭一看,看到了一本紅色的小書。
19. 為什么我會注意到這本書呢?因為上面寫著日語。
為什么我對日語敏感呢?
因為每天晚上看圣斗士星矢的時候,前面都要放廣告。
而廣告就是,托西吧,托西吧,新時代的托西吧。
20. 這本書的名字叫:活法。
至今我還記得里面講的道理。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愿望最重要。
只要思考達到每個細節,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心態決定命運。 。。。
21. 在后來的歲月里,我始終把活法作為我的人生準則。
精進,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精益求精。
也許是很簡單的事,即使是掃地的時候,也要思考,多少角度,多大力度掃,能讓利益最大化。。。
22. 牛頓,改變了我的一生。
“張師傅,幫我修一下燈泡。”
“來了。”
有客人來了,不早了,我的張師傅五金店要開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