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自嘲,或用來打趣旁人,比如一件事情不順利,或者要委托別人干點什么事,總愛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這句名句無論是對自己,或是對他人,一是安慰,二是鼓勵。
這句話可謂是耳熟能詳了,對這句話,作為今天的我們來說,有什么新的理解可以借鑒呢?
1. 出處
孟子的諸多著作和思想中,最為深刻的便是《孟子·告子下》篇,因為這一篇中,有我們中國人耳熟人詳的一段話。“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解讀
在《孟子》中,孟子先是列舉了古代先賢的事例,從田間勞作的舜帝到被當做奴隸的秦國名臣百里奚,他們在成就偉業之前,經歷了各種的苦難和磨礪。
孟子從這些先賢的事例中得到的啟發是:
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臨到這樣的人,必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饑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
這樣來動搖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讓他可以去完成自己從前不能完成的事。
3.感悟
如果你相信你就是老天安排的那個人,那個將委任重任的人,那么你就該知道: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欲登高峰,必忍其痛;
欲有大成,必有其夢。
如果你相信你就是老天安排的那個人,那個將委任重任的人,那么你就該知道:
上天給你了太多的才華,就注定不會給你太平坦的路。
在很大程度上,這個順序應該是一個人先經歷了種種艱辛與苦難,才能具有強大的精神和能力以后,才能擔當重大的任務。
重任實非天賜,而因為你的堅韌、毅力與執著。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是平坦的陽光大道,能登到頂峰的人也是鳳毛麟角,這是精神、肉體、心靈全方位的磨礪,是自己的追求理想的決心與人性弱點之間的較量。
清代的鄭燮(鄭板橋)寫過一首《竹石》,十分勵志,每每讀起都是充滿了堅韌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頑強地生存著。
在我看來,“咬定青山”是確定自己的目標堅持到底,在追尋理想的道路上,管它“東西南北風”四面無窮的“千磨萬擊”,也許咬緊牙關拼盡全力戰斗到最后,方顯英雄本色啊。
在奮斗中的我們請相信這句經典名言,讓自己面對重重困難的時候,有繼續下去的勇氣!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