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兩天,一個人突然來加我。
我看了他給的備注后有些意外,但又瞬間理解了他的行為。
距離這個人刪我已經整整三年,為什么我會記得這么清楚呢?
因為他上次刪我的時候也剛好是高考。
要是以前,我可能會問他為什么又突然想起來加我。
可現在我覺得沒有必要,或許這是他心里的一道坎兒吧,再來加我就代表著自己真的放下了。
而我在三年前就已經放下了。
他說在朋友圈看到某個人轉發的文章,點開后發現說話的口吻很像我,再看到作者是龍亦,就想到了是我。
那篇文章是我一年前寫的,是一篇關于對友誼的態度,
也很符合我現在的心境。
他覺得現在的我挺好的,我覺得他還是一點沒變,這也可能是我們信息并不對稱,對他還存在一種誤解。
小時候,哪個小朋友惹自己不高興了,就和他說我不和你玩了。
長大后才發現成年人的感情,到最后都是不再說話。
連刪除拉黑都懶得去做,不是怕麻煩,而是覺得沒有必要。
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個過客,犯不著再對他浪費一點時間和感情。
02
成年人的交情都是功利性的,感情也大都停留在表面上。
昨天晚上,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檢測了微信好友,發現一個之前在新媒體的同事刪了我。
倒也不奇怪,畢竟我們也已經快一年沒有說過話。
我現在倒是覺得之前給他點贊評論的朋友圈,他是直接忽略了,也或許是根本就看不到我的點贊。
酒肉朋友,點贊之交大抵是如此吧。
對于這些,我已經沒有任何情緒,瀏覽空間的時候不小心看到了他的動態。
我默默地退出來,果斷地刪除了他。
可能大多數人都這樣,有時成熟得像一個大人,有時卻又幼稚得像一個小孩。
03
端午節見了兩個朋友,
其中一個已經有十多年的感情了。
我和他們說,你們就是我所有的感情中,最理想的狀態。
在這么多年的時光里,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怎樣去維系這段感情,也沒有擔憂過有一天會離開彼此。
有的只是對方有困難的時候對他的擔心,并且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幫助他。
平時很少聯系,每次見面卻依然親切。
我想這就是我所說的:
君子之交,不問來路,只問歸期。
人越成長,越覺得難遇見真正的友情,不是我們忘了初心,而是它被更多的東西所遮蔽了。
04
這兩年,有好些曾經都刪了我的人來加我。
有他,也有她。
不過又有什么用呢,我們都不是以前的自己了。
以前刪除拉黑后,以為徹底放下了對方,后來情緒上頭那幾秒,又加了回來。
但再也沒有說話了。
?-END-
作者:龍亦
文章來源于微信公眾號:龍亦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