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個月的寶寶還不會走,首先大人的心態要放好,不要著急。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孩子走路晚,父母要先觀察自己家孩子走路情況,然后發現走路晚的原因。一般來說,十五個月的寶寶正是學走路的時間段。
寶寶學會走路,一般是要先學會爬行,鍛煉腿部肌肉的力量。慢慢熟練爬行之后,小寶寶差不多就有站立的欲望。這時候,寶寶會自己先扶著墻壁,床沿,小推車等等,借助這些物品,一步一步往前挪。這樣也是寶寶學習走路之前,鍛煉自己站立的能力。能夠穩穩當當的站立之后,寶寶會嘗試松開物品,獨立學習走路,這個階段摔跤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來,我來說說我們家寶寶是如何在1歲2個月左右學會走路的。做完4個月的月子后,我回去上班。白天是他爺爺幫忙帶,晚上和周末由我自己來帶。
剛3個月的那一天晚上,我們家寶寶會翻身的。當時他嘗試了很多次,都失敗了。我和他爸爸都在旁邊看著,也不去幫忙。沒翻過身,他爸爸就在旁邊語言指導,”胳膊用力點””屁股往外挪一點”等等,后來終于不負眾望,翻身成功。自此以后,沒事就把他擱在床上,讓他自己翻身,趴著鍛煉頭部和頸部力量。
其實這樣也是因為家里的現實原因,一是沒有婆婆,只有公公。二是我媽沒辦法過來幫我帶孩子,我只能靠自己。三是我是剖腹產,傷口恢復慢,抱寶寶需要用力。一用力傷口就會痛,所以沒事我會把他放在床上,看著他,只要不從床上掉下來。
六個月的時候,寶寶會爬了。這時候,我在臥室床邊周圍鋪上3cm厚的爬行墊,以防寶寶爬行一不小心掉在地上。鋪上爬行墊上之后,即使掉落地上也不會摔傷。我們家床離地面有40公分左右高。在寶寶學會爬行之后,我們就教他從地下爬上床。一開始,床的高度太高,他沒辦法爬上去。
我就想辦法做了一個簡易的臺階。把書一摞摞的鋪在地上,根據床的高度,做好三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然后鋪上床單。練習寶寶爬簡易的臺階,會爬臺階之后,鼓勵他嘗試利用簡易臺階爬到床上。就這樣,他會利用書籍壘的臺階爬床。
熟練之后,我把書籍臺階撤去。開始教他抬高腿,一條腿踮起腳尖,另一條腿放在床邊,利用身體的重心,爬上床。一開始,爬不上去。他爸爸幫助他把一條腿抬到床邊,他利用上半身的力量爬上去。幾次之后,他自己嘗試,經歷失敗后,自己摸著竅門,能夠從地上爬到床上。多次之后,熟練爬上。熟練后,我又開始教他如何爬下床。就這樣,腿部力量越來越好。
九十個月的時候,我們家寶寶就開始自己練習扶著東西站立。慢慢他開始能夠扶著床邊來回走。白天偶爾會給他做十幾分鐘學步車。
十一二個月的時候,他爺爺白天帶他出去玩。在小區后面,利用小區的石凳子,讓他扶著來回走。鍛煉腿部力量。也會帶著他爬樓梯,我們家寶寶唯一的優點就是膽子大。別人家的寶寶不敢爬,他敢爬很高的樓梯,而且不怕累。他愿意爬,他爺爺就看著他爬,注意著不要掉下來。缺點就是衣服很容易臟,回家就需要換衣服。
開始嘗試不依靠物品走路的時候,經常摔跤。動不動就額頭摔個青紫。很心疼,但是我知道那是他在學走路必經歷的階段。
學會走路是要一個過程的。父母千萬不能著急,耐心等待孩子一點點學習。我們要相信孩子一定會做到的。以上就是我的育兒經驗。分享出來給你。希望對你有用。